第A02版:今要闻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大拈花湾项目奠基

本报讯 太湖之畔,锡宜一体化“大棋盘”上再次“落子”。6月30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拈花湾项目奠基仪式在宜兴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市长黄钦,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总工程师、巡视员林泽新,副市长刘霞、蒋敏,市政府秘书长张明康出席仪式,并挥锹为工程培土奠基。副市长朱爱勋主持仪式。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锡宜一体化,在加快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科学谋划锡宜一体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创新能力卓越、产业层次高端、优质资源汇聚、产城深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锡宜协同发展区。此次奠基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拈花湾项目位于太湖西岸的宜兴周铁镇,占地面积4000亩,旨在打造太湖生态保护“新引擎”、无锡文化旅游“升级版”、锡宜一体发展“桥头堡”。项目遵循大保护、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理念,以保护为本,促进绿色发展,重现一个绿野蓝天、水清鱼乐的美丽湖湾;以文化为魂,再建旅游精品,构筑一个极具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的心灵度假目的地;以产业为基,倡导大健康理念,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多产业集聚、多业态叠加的创新产业链。该项目建成后,依托苏锡常南部高速、宜马快速通道等交通优势,将与灵山小镇·拈花湾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助力优化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格局,让无锡这座文旅名城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为锡宜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拈花湾项目也给宜兴、滨湖带来了新机遇。项目依托太湖竺山圩的自然生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对于做好竺山圩“退圩还湖”、促进太湖保护治理、带动宜兴和滨湖太湖沿岸的转型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被定位为拈花湾的“升级版”,精心打造集生态、文化、健康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有利于宜兴开发东部渎区旅游,形成与宜南山区旅游齐头并进的态势,加快把生态旅游业打造为宜兴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滨湖实现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联动发展,有效放大拈花湾品牌效应,在美丽湖湾区、服务新高地建设上构筑新优势。面对大好机遇,宜兴、滨湖将强化“一盘棋”思想,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积极稳妥做好规划设计、退圩还湖、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支持保障项目早建成、早见效,为推动全域旅游振兴、锡宜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奠基仪式上,灵山集团介绍了大拈花湾项目筹建情况,宜兴市委、滨湖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致辞。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星光)

总投资200亿元 大拈花湾项目计划2025年建成

■延伸

大拈花湾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计划2025年建成。从项目签约到奠基只花了短短两个月。从宜马快速通道走向看,宜兴市周铁镇竺山湖区域是一个端口。换言之,周铁镇今后有望成为无锡主城区进入宜兴的重要门户。随着大拈花湾项目落地周铁镇,这个交通门户的重要性将得到进一步加持。未来随着宜马快速通道和苏锡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开通,最快15分钟就可从无锡太湖新城抵达宜兴周铁。根据该项目展望未来,项目计划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最新前沿科技建设核心地标“天空之城”,集成空中四季花园、空中绿色餐厅、空中生态酒店、空中音乐厅等未来奇观。大拈花湾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乐园,再造生态基底,重现千亩芦苇随风摇曳、碧波荡漾、白鹭翩飞的诗意画卷。可以预见,大拈花湾项目必将驱动所在区域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新经济产业全面转型。

据了解,大拈花湾项目与现在的拈花湾小镇直线相隔仅3.6公里。项目虽然落在宜兴,实际上是滨湖区与宜兴市区域合作的结果。从地理层面上看,大拈花湾将是无锡市区与宜兴市域实现“地理勾连”的重要印证。锡宜一体化提速的突破口在交通,但需要突破的不仅仅是交通。无锡近年来大力推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在项目布局、政策支持、资源调配、要素保障等方面,向宜兴倾斜。在美丽的太湖湾,大拈花湾形同一枚鲜艳的骑缝章,抑或是一件精美的蝴蝶形锁链,有望成为环太湖城市群中重要的无锡城市标识。

周铁镇紧挨着太湖湾,著名词人蒋捷的古墓在周铁镇福善禅寺边上,岳飞衣冠冢及岳云墓等岳家军历史文化遗存在周铁老街附近,古桥老屋、古庙牌坊、古书院、名人名居成为周铁古镇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随着大拈花湾项目落户周铁古镇,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对提升宜兴乃至无锡城市美誉度将产生作用。(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