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龄周刊

银发一族“绿地认养”效果呱呱叫

这个老小区成了花园新村

清扬一社区作为老小区,曾面临着绿化退化、垃圾乱堆的窘境。绿化区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居委会多次张贴告示也没法将这一难题解决,空气中的酸臭味成了小区居民心中的痛。今年开始通过发动社区老人进行“绿地认养”,原来垃圾遍地、蝇虫满天的肮脏景象已被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所取代。

整治

以点带面打造花园小区

居民吴义江介绍,1985年刚搬进小区时绿化很好,自家院子后面种着不少杂树。但因为树上全是“刺毛”,这批树全被移走了,地也就荒了。吴师傅觉得荒地太难看,开始一块一块开垦起来,最初种上了迎春、竹子和芭蕉,不料芭蕉和南天竹长势惊人,影响了其他住户的采光。吴师傅忍痛把十几棵芭蕉都砍了。重新规划时,吴师傅考虑到自家的地理位置,选择种植了山茶和桂花,并缀以枇杷、橘子、石榴等果树,由此给院子取名为茶桂园。

吴师傅以一人之力把自己的茶桂园打理得井井有条,社区书记和他商量之后,提出了以点带面进行绿植认养打造花园小区的设想。“去年冬天开始,清扬一社区党总支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居民协商会等形式提出绿地认养的想法”,清扬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开展绿地认养活动,有效减少了私自种菜、破坏绿地、杂乱无序等问题,不仅让居民发挥自己的爱好,也能美化新村环境。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居民加入绿地认养活动,把清扬一社区建设成真正的花园新村。

绿化志愿队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八百多平方米绿化用地由八户人家承接认养,每户人家的“辖区”内都立了一块牌子,上书绿植类型和责任户。有户人家的院子里摆满了盆景,园中摆着一个石盆,盆里游鱼嬉戏,绿植摇曳,错落的假山上坐着一个钓鱼的老翁,颇有禅意,便取名为绿艺园。树下还摆着一张圆台,夏天时能邀上三五好友喝茶谈天,这样的场景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吴师傅坦言,打理绿植不是容易事,每天至少要花两小时浇水、除草、修枝,浇水时更是直接用了家里的自来水,周围邻居替吴师傅心疼钱,他却表现得十分豁达:“我不喝酒、不抽烟,就这么点爱好,这些开销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吴师傅坦言,如果不拾掇这些花花草草,每天就只能在家烧饭、看电视,说不定现在已呆呆的了。社区给他的花园挂牌之后,吴师傅认为自己应该挑起担子,原来付出一分力,现在要下十分功。吴师傅的举动也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一空下来家人就会赶来帮忙:妻子帮他打扫零落的枯叶,孙子则会帮他浇水修枝。他表示,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自己的小花园做不到今天的样子。

现状

处处硕果累累生机盎然

绿草遍地,青藤攀着砖墙蜿蜒而上,其间夹杂着五彩斑斓的喇叭花,煞是好看。走进张阿姨的爱心花园,沿着田埂间精心铺设的砖路往里瞧去,满目都是青葱翠绿。“这是金银花,开花时一朵白一朵黄,四季常青,冬天能为花园添色不少……”张阿姨一边领路,一边指点着她对“爱心花园”的布局,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块荒地。

居住在195号的张阿姨今年61岁,以前在单位时她的办公室总是养着一盆花。家门口的地荒了许多年,有人路过时还会把垃圾抛在里面,馊粥馊饭也全往里头倒,天热时,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酸臭味,还有蝇虫飞舞,每次出门都让人很难拥有好心情。张阿姨有心想把楼下这块地弄得漂漂亮亮的,在吴师傅的带领下,张阿姨呼吁周围邻居齐心协力开垦荒地,才有了如今焕然一新的“爱心花园”。

张阿姨介绍,整治之前周围的邻居只能在垃圾堆里辟一块地方种绿植,此番集中整治后,四散在各处的花花草草连成了片,还有居民把原来种在自家阳台的绿植搬了下来,为小区的环境增色不少。张阿姨家住3楼,她把平时洗菜淘米的水通过外墙管道接到楼下的水桶中,“花草需要补充营养,用这些来浇灌是极好的”。在她精心打理下,爱心花园开园一月有余便得到了周围邻里的点赞,张阿姨也觉得颇有成就感。

如果说张阿姨的爱心花园宛如温婉秀气的少女,吴师傅家中的花果则显得更为成熟大气。由于开垦得早,吴师傅的园子铺得已是满满当当,各色花果“你方唱罢我登场”,每逢丰收时节,更是引得邻里纷纷前来观赏、采摘。

吴师傅介绍,今年10月他准备把支部里的党员聚集起来,一起回味童年味道。之所以是童年味道,是因为吴师傅院子里种的一棵橘子树,是如今已很少见的料红橘,也是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奢侈”味道。“当时只有在过年时,每家凭户口本才能买上一斤,料红橘颜色吉利,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分到小孩手里一人最多两个”,小时候没什么水果,料红橘酸酸甜甜的,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难以忘怀的美味。考虑到支部中有些党员已八十多岁,吴师傅十分牵挂,他希望帮他们寻味童年的同时也把关于“健康、幸福”的最美好的祝愿通过这红红火火的料红橘送给他们。

收获

绿植认养架起沟通桥梁

“有些邻居平时来往很少,基本不打照面,如今有了绿植认养之后,邻里间有了沟通的话题,更为亲密了”,在张阿姨看来,以花会友是此番加入绿植领养队伍最大的“意外”,甚至连不认识的人都会主动向她打招呼,探讨种植技巧。曾有芥蒂的邻居也借由这个平台加强了沟通,恩怨得以化解。谈起收获,张阿姨总结道,绿植认养让文明之花在小区的各个角落盛开。

据了解,绿植认养是清扬一社区“义”联盟的项目之一,包含义讲、义演、义卖、义诊、义助、义商等团队,近期还成立了义安志愿者巡逻队。“义”联盟作为清扬一社区党建创新项目,旨在发动群众力量,改善老小区生活环境,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晚报记者 陈钰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