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乐龄

别讳疾忌医,积极治疗才正确

尿路感染困扰不少老年女性

“夜里睡觉不安稳,常要起来七八次,不知该怎么办。”63岁的王阿婆生过一次大病,身体一直较弱。近一年来,她被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困扰,跑了很多次医院,却难以治愈。据了解,在临床中,多种因素让老年女性成为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其特点之一就是迁延难愈。患者在治疗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低是诱因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性疾病,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肾盂肾炎)。老年人因为抵抗力降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较高,加之随着年龄增加而导致的膀胱肌退化、松弛无力、尿液不能完全排尽等多种不良因素影响,使得尿路感染发病率增高。

与男性相比,女性尿道的解剖结构导致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高。“对于老年女性来说,由于绝经多年,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由此失去了雌激素对尿道和阴道的保护作用。由于雌激素不足,尿道和阴道黏膜易变薄,带来局部抵抗力变差,由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尿路感染,而且容易反复感染。”无锡二院妇产科副主任何琳介绍,老年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在门诊中是一种常见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感觉一直要上厕所,一些患者急性期发作得厉害,症状严重,到医院检查时已有血尿了。

医生介绍,尿路感染引发发烧、肚子痛等情况的患者也有不少,这是因为感染已到达了上尿道,导致肾盂肾炎的发生。发展到这个阶段,说明感染已很严重,患者在早期不一定有明显症状,一般通过尿常规可以检查出来。更糟的情况是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这时细菌已到了血液中,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在正常人群中很少,可能免疫系统有问题的老年人中会有发生。

避免认知误区,积极配合治疗

何琳介绍,部分患者感觉疾病容易复发,很可能是前一次治疗没好透。“出现尿路感染后,很多患者习惯在周围人的推荐下自己去药店买药,用药后常常一开始症状会有明显缓解,但有的人没有坚持按时吃完。”比如一种药的治疗疗程是一到两周,有些人只吃了三天,症状明显好转后,就停药了。结果没过两天,症状又出现了,不少人认为是复发了。其实像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治疗不彻底。还有部分人随便用药,滥用抗生素,吃的却不对,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中,很多患者都存在尿路感染后没有做正规治疗的情况。通常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在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后,首先会根据经验用药,再结合治疗需要调整用药。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做中段尿的培养,以明确具体是哪种细菌感染,哪种药物对其敏感,效果最好,从而进行针对性用药。“中段尿培养相对来说需要一个过程,患者需要到医院来做,符合采集条件,培养需要几天的过程。”何琳说,对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很多人没概念,因此建议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可详细询问医生,是否需要通过中段尿培养来明确用药,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引发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低。如果确实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建议可以在局部用一些雌激素,使用外用软膏,增加局部抵抗力。“很多时候,和百姓讲激素,他们往往不接受。”何琳说,临床中涉及用激素的问题,要解释半天,其实女性补充的雌激素和日常所说的激素不是一回事,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很低,针对局部额外使用雌激素软膏进行补充,是没有问题的。抵抗力上去了,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

建议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

日常生活中,部分老年女性出现尿路感染之后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有的老年人会出现不愿意接触人、害怕社交、情绪低落、顽固失眠、甚至是表现出厌恶生活等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这种心理障碍,积极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对于尿路感染,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平时建议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抵抗力上去了,身体自然就不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平时做到多喝水,不要因为排尿的问题就不敢喝水,从而有效防止尿路感染发生。如果发现得了尿路感染,要及时进行正规就医,积极治疗,切不可讳疾忌医,或者不当回事,以免贻误病情。

所以,总的来说,一方面老年女性要积极消除致病因素,加强卫生保健预防尿路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已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予以正规治疗,减少尿路感染的扩散,防止其反复发作,以提高老年女性健康水平。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