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熙熙妈妈没给女儿报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而是紧盯各大文博场馆的暑期活动,挨个抢名额。7月份才过去几天,她已经把女儿整月的活动行程安排满了。“这些公共场馆的活动比较靠谱,而且是免费的,体验性也强。”现在,像熙熙妈妈这样的聪明家长越来越多,给锡城文博场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博场馆暑期活动重体验
即日起至8月31日,无锡博物院推出暑期4D电影展映活动,博物院精选了《蛟龙入海》《细菌大作战》《羽龙传奇》《极地特快》《鱼龙勇士》五部科普电影,涵盖自然、生物、人文等领域,每天上下午各放映一场,周末加映。消息一放出,就引发众人询问。“要报名吗?怎么进场?大人可以一起吗?”“大人可以一起,无需报名,电影开场前在影院门口排队进场。”“有年龄或身高限制吗?”“身高不足1米3,年龄超过60周岁都不能观看。”
这个暑期,锡博推出了“小小讲解员”招募活动,50人的名额很快就被一抢而空。“8月份还有一场。”工作人员介绍,此类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深入了解馆藏文物,透物见史,知往鉴来,既增长了文博知识,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学着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很受家长欢迎。此外,暑期的每个周末,锡博也有青少年活动,7月13日是画像砖拓印体验活动、20日是刺绣书签体验活动、27日是蒸汽火车模型制作活动。今年暑期的活动,尤其突出体验性,让孩子们感受到参与其中、动手动脑的乐趣。
注重孩子深度参与收获多
最近,无锡市图书馆一楼少儿图书借阅室里,活跃着一群可爱的学生志愿者。每天,他们准时到馆报到,挂上工作牌,认真上岗:指导读者查询图书、正确使用借阅设备、协助工作人员整理书库、维护借阅秩序……每年寒暑假是图书馆的人流高峰,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也会猛增。小馆员的到来帮了工作人员不少忙,孩子们也得到了难得的锻炼,不仅体验到工作的辛苦、学到了知识,还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其他。锡图将在暑期推出8期“今天我做小馆员”体验活动,面向初中及以上学生,微信上报名。
无锡市图书馆的“今天我主讲”活动新推出了“寻访红色足迹 讲述无锡故事”系列专题讲座,带读者走出图书馆,在行走中收获。日前,首场活动放在了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家长和孩子们对这样的体验很感兴趣。30位读者在图书馆的组织下走进荣毅仁纪念馆和荣氏故居,随后又在大公图书馆二楼聆听了无锡作家高仲泰带来的“荣氏百年不衰的精神密码”专题讲座。“大家都很开心,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表示肯定,希望能多多举办,也期待聆听更多鼓舞人心的无锡故事。”无锡市图书馆社会工作中心主任陈晓慧说。
如何挑选才能避开“雷区”
东林书院自5月份重新免费对外开放后,人气一直很旺。暑期到,东林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荣骏炎跟同事们考虑如何利用书院优势,让孩子们在游园的同时,也能有一番奇妙的体验。他们策划了“诵读国学经典体验传统文化”国学小课堂暑期活动,定在7月17日举行,安排了参观书院、诵读经典、抄录经典、活字印刷体验等环节,让孩子们“穿越”到古代课堂。此后,国学小课堂将作为东林书院未成年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常态化举办。
怎样让孩子们的暑期过得充实,考验着家长和社会的智慧。虽然市场上的研学活动、夏令营琳琅满目,但家长们还是要挑挑拣拣一番,否则一不小心会踩了雷。就像开头提到的熙熙妈妈,越来越多的家长善于利用起身边的公共文化资源,就是看中了公共文化场馆的权威性、安全性。采访中,不管是家长还是活动组织方,大家的看法有一点很一致:那就是给孩子报名参加体验活动前,最好问一下孩子是否感兴趣,家长虽然有决策权,但真正体验的是孩子,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点,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收获体验的快乐。
(晚报记者 张月/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