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钰洁)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对于惠山古镇申遗工作充满信心”,昨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了第三十一次主任会议,惠山古镇申遗工作进展情况成为讨论的焦点。惠山古镇的申遗对无锡城市形象构建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弘扬意义非凡,回顾一路走来的发展,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也对这项工作保持着高度关注。
惠山古镇地处惠山东北坡麓,风景宜人,大运河支流穿镇而过,两岸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先人生活的活化石,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时光的韵味。早在2012年惠山祠堂群就被被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自那之后,无锡市各相关部门开始认真协作,积极推进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先后完成了《无锡惠山祠堂群保护管理规划》、《无锡惠山祠堂群建筑测绘集》等一系列申遗文本的编制,祠堂群原真性保护修复工作基本完成。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无锡惠山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决议》。2016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建议调整了申遗路径,决定以惠山古镇的名义参加江南水乡古镇联合审议。2018年,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测绘和工艺材料分析研究,惠山古镇被正式纳入联合申遗名单。据了解,自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市人大主任会议每年都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专题汇报,并组织实地调研,推动申遗工作进展。
“近年来,惠山古镇申遗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依旧任重而道远”,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一平指出,横向对比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的成功申遗,惠山古镇申遗工作起步早,发展却较为曲折,期间还经历了申遗路径的调整。“良渚文化”的成功申遗让惠山古镇申遗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何把握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机遇呢?徐一平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加强申遗工作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组织力量的投入;要加强宣传,凝聚申遗共识,将经典的故事、文物和典籍打上无锡烙印,提升无锡文化影响力;与此同时,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推动,积极协调周边城市,变被动为主动,及时督促和推动项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