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袁晓岚/文、摄)进入太湖安全度夏期,入湖河道的水质备受关注。经过一年多的生态修复,一头连梁溪河、一头接蠡湖的小渲河从“黑臭河浜”蜕变为一股“清流”。近日,一份由专业机构出具的水质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小渲河的水质一直稳定在三类水,彻底和劣五类“告别”。
“你看,那就是蠡湖!”站在环湖路上,清透的小渲河就在脚下。顺着社区河长顾永法所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就能看到蠡湖。顾永法也是蠡湖街道湖滨社区书记,他对这条河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告诉记者,小渲河短短的几百米,沿河却有湖滨苑、百合花园、兰宝东苑、兰宝西苑等多个小区共2000多户居民。该片区雨污分流前,小渲河经常发黑发臭,水质为劣五类。自2017年滨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以来,作为蠡园街道的重点整治河道,该街道投资200多万元对小渲河进行综合治理。共清淤6400立方,河岸绿化800平方米,对河道周边涉及的六个排水区块进行复查整改。
河道治污,除了岸上的控源截污,最重要的是要对水体进行修复。在蠡园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陶勇看来,只有构筑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这条河的自净能力才能得以真正提升。河道有了自净能力,剩下的就只要对水生植物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了。2018年小渲河被蠡园街道确立为“样板”河道,投资320万元对河道进行进一步整治,提升水质。并确定采用“生态治理”组合模式:通过水生态修复,采用以构建沉水植被体系为主导、曝气增氧加生物治理为辅的路线进行河道治理及维护。在小渲河河底构建“水下森林”,以此增强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对两岸进行修复,补植绿化,美化两岸环境,增强景观效果。由此小渲河水质一天天好起来。
然而,由于沿河小区较多,两岸偶尔还出现乱堆乱放的现象,时不时有人往河道内扔垃圾。“有问题找河长!”顾永法介绍说,为了小渲河的长治长清,湖滨苑积极落实河道定期巡查工作。作为河长,带领社区巡查员日仔细摸排掌握情况,对可能会产生污水的单位掌握分布情况,加强巡查队对乱排乱倒的现象进行制止。查看有无漂浮物、有无私拉渔网、有无排污口等影响水质的情况。与此同时,加强了对沿河住户宣传和劝导,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倡导居民自觉做到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此外,该社区还组织环保志愿者对小渲河周边空地私自种植的蔬菜进行集中清理。
脚下的小渲河,河水透亮,睡莲、鸢尾点缀其间,俨然成了周边居民闲暇散步的景观河。“河底的水草已满铺,挺水植物都长出来了。”陶勇说,正是这些水生植物起到了生态修复的作用。如今,小渲河已经完成了水生态修复的过程,鱼、虾、螺、贝等形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河道自净能力大大提升。令人欣喜的是,专业机构出具的水质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至今,小渲河历经两年“大”变身,水质已稳定在三类水,个别指标甚至已达到二类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