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这位河长用了一年时间“拓河退垦”

马山大渎河又现 白鹭觅食

  清澈的大渎河。 (袁晓岚 摄)

  群丰社区大学生村官徐亚辉6月24日在大渎河与中心横河交界处邂逅拍摄到的白鹭。

  在灵山5A级景区的正南侧,清澈的大渎河蜿蜒向南流去,最终和中心横河一道汇入烟波浩渺的太湖。昨天一早,群丰社区党总支书记丁云杰按照惯例来到河边巡查。进入太湖安全度夏期以来,作为大渎河社区河长,丁云杰保持着两天一次的巡河频率,运气好时,还会见到儿时记忆中白鹭觅食的场景。

  记者跟随丁云杰行走在大渎河河岸,身后便是景色秀美的灵山5A级景区。“以前这里部分河岸塌方,两岸杂草丛生。”丁云杰告诉记者,这条河全长840米,宽15米,上游接环山河,下游连中心横河,最终汇入太湖,是太湖的一条次级支浜。以往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河岸两边生产用地的灌溉。近年来,由于缺乏管理,大渎河两边陆续堆起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这和一路之隔的秀美灵山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这条河的水质是不稳定的四类水,差的时候间断性会出现五类水。

  今年42岁的丁云杰是马山当地人,他清楚地记得:“刚上小学时,大人都在田里插秧打水,我们放了学就往河岸跑,捉鱼摸虾充满了童趣。”那时的河水清澈透亮,鱼虾成群。去年1月从街道招商部门转赴社区履新后,作为大渎河河长的丁云杰第一时间实地踏勘调查,并牵头为大渎河量身定制了整治规划。他指着上游一座绿色的“浮岛”说,为了提升水质,根据规划,在上游(与环山河相接处)安装了这样一个净化装置,通过人工过滤坝对上游来水先“过滤”。

  看似短短几百米的河道,在实际整治推进中难题不断。“刚来时,河道两边驳岸垦种现象很严重,短短200米河岸涉及20多户居民。”劝说群众铲除“自留地”让丁云杰最“头大”,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老人难以说动。“但为了河道治理、提升太湖水,再难也要想办法。”丁云杰三天两头往“老乡”家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当地老党员的劝说带动下,大家渐渐明白了丁书记的一片“苦心”,居民纷纷“退垦还堤”。

  经过一年的整治,往日淤塞堆积的大渎河,如今成了清澈的景观河。目前,大渎河水质已稳定达标Ⅳ类水,部分指标达到Ⅲ类。“时常有白鹭来觅食,这是在小时候才能见到的场景。”丁云杰说,如今透明度大大提高,肉眼可以看到二三十厘米。除了附近居民饭后闲暇来此散步外,时常还有些外地游客。当天,记者就偶遇了到灵山景区游玩结束后来此体验乡间野趣的陕西游客林小姐。行走于一人肩宽的石板路,河岸两边刚打下不久的生态型桩木护岸,和沿岸的草坪、翠柳、果园及茶园,构成了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河西岸是成片的狭叶冬青,放眼看去金黄一片十分惹眼。河东面则是一片22亩的梨园,梨树上挂满了一只只牛皮纸包裹好的“翠冠梨”。整治后的大渎河正散发着新的魅力,带来人气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眼下,正是翠冠梨成熟的季节,仅翠冠梨产业就可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

  无锡河湖相连,只有每条河的水质好了整个流域的水质才能真正得以提升。为了更有效地对片区、流域进行管理,避免“你治你的,我做我的”,丁云杰所在的马山街道今年起在全区率先推广流域河长。“以前是一个河长管一条河,今后我们马山还有片区河长、流域河长。”马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总体规划已经“定稿”,马山片区初步方案也已拟定。根据规划,将41条河道分成3个相对独立的流域,并在原有的河长制基础上进行升级提档。其中,大渎河流域还涉及社区范围内其他4条河流,下一步将对钱家渎河进行治理。此外,计划对马山片区的七里堤河、钱家桥河、剎渎、顾家渎以及北浜河等五条河作为试点通统一治理,通过水质提升、景观一体化建设,打造成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马山流域。

  (晚报记者 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