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看无锡

梁溪区首个线上志愿服务积分系统启用

“时间益心圆”让公益转起来

  公益积分的手持pos机系统

  从事公益的人员不稳定、服务专业化程度低、老百姓参与人数不足、社会参与度还不高,这些问题该如何破解。昨天上午,山北街道推出“时间益心圆”项目,开发了梁溪区首个线上志愿服务积分系统,每次做公益都有积分,一段时间累计的积分可看得明明白白,也能兑换成各种奖励。有关部门表示,期待用这样的积分系统助推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奉献社会的公益认同。

  志愿服务有积分

  “肚子里面感觉有个包,在一天天长大”,昨天,会西社区的居民夏阿姨一听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来义诊,特意来咨询这个困扰她多时的问题。该院急诊科的医生屠苏认真触诊后,觉得这是个脂肪瘤,应该没有大碍,不用手术,如果不放心,也可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与往常的义诊不同的是,这次到山北参与志愿活动,屠苏拿到了一张志愿者服务卡。在街道开发的手持pos机系统轻轻一靠,卡上就会显示持有者的个人信息。本次义诊结束,这张卡上会显示她参与本次义诊的积分。

  当天是山北街道“时间益心圆”项目的启动仪式,而二院的医护专家团队则幸运地成为首场志愿服务的体验者。据介绍,山北街道与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线上志愿服务积分系统”,以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相应积分的形式,对参与的次数、时间、类型进行量化评价,对党员志愿者发“红卡”,对普通志愿者发“蓝卡”,制卡的形式以活动点位刷pos机为主,通过这种“傻瓜式”的刷卡可以解决老年志愿者不会熟练应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开发了线上APP,除了实时查询功能,还将形成一个账户一个二维码的线上同步积分刷卡功能。根据服务性质的不同,系统对刷卡积分作了2大类设置,一类是以次数为单位的,比如献血,每一次活动提前设置相应的分值,参与就获得相应积分。还有一类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比如义务劳动、志愿巡街等,此类志愿活动一进一出会产生一个时间,目前设置的是每志愿服务10分钟积1分,1小时就是6分。志愿者在个人累计的积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兑换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来源于已经成立并在逐步扩大的公益众筹联盟,里面涵盖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商铺等,目前已经有17家单位,提供米、油、洗车、晚托等各类服务。

  用机制推动公益

  山北街道的张琦介绍,当前的志愿服务还存在很多的痛点,比如核心人员不稳定、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可持续发展有待提升、老百姓在与人数不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不高等。为此,近些年来,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包括社会组织评星评级、孵化壮大、积分兑换等。前段时间,结合南京栖霞街道、宜兴谈家干社区等参访交流的经验启示,他们又设计了升级版的“时间益心圆”项目。目前山北有党员志愿者1020人,再加上居民小组长、楼长,爱心市民以及共建单位的非党员志愿者在300人左右,都将参与到这一项目。

  屠苏表示,她并不在意积分能兑换东西,而是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从她本人而言,参与义诊还比较少,但像团队中皮肤科的夏汝山主任几乎每月都在养老院、小区进行各种医疗知识科普。在国外,普通人都有从事公益行为的习惯,就是靠着完善的社会机制推动起来的。她觉得,通过公益积分可以看到一个人志愿服务的时长,也可看到他的爱心和责任心,对于就业年龄段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公益积分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优先录取的依据。张琦表示,公益积分不是单纯为了形式上的排名,而是每个人出于本心、服务他人的最真实印记。同时,他们也将根据后台的数据分析,通过每隔一段时间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范围、种类、热度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普通志愿者,志愿积分可以作为无锡好人、善行义居民榜样等评价的参考;对党员志愿者,志愿积分也能作为平时和年终各类评先评优的依据。据悉,这一系统如果运行良好,还将在整个梁溪区进行推广。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