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英雄片警”张建强:

只要有一份希望,就要尽百份努力

  惠山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建强,是辖区居民眼中的“英雄片警”。因为被部队里参与救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所激励,转业时他毫不犹豫选择当一名警察。遇到急难险重警情或紧急救助服务时,他都会主动请缨。

  曾在凌晨路遇救下轻生女

  今年1月18日,张建强从一则无头绪的寥寥几字警情中,凭着平时勤跑细心积累的“搜楼”能力,精准捕捉到轻生者的自杀地点。赶到现场敲门没有人应答,他铆足了劲拼命踹防盗门,“砰砰砰”数脚后,防盗门终于被踹开。屋内有一名年轻女子割腕自杀,人已经昏迷不醒。张建强训练有素地取出急救包中的止血带,将女子腕臂扎紧,又采取了相应的急救措施。不久女子渐渐恢复意识,被送往医院后脱离了危险。张建强踹门救人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报道。网友纷纷点赞,有网友说认识张建强,“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谁知这么‘暴力’!但是警察就应该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平时非常和善可亲的一个人,感觉很震撼,英雄的脸上从来没有打上标签。”

  其实,这已经不是张建强第一次救下轻生女子。两年前的大冬天,他和同事凌晨2点多驾驶警车在辖区巡逻,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名衣着单薄的女子乱舞着手跑过来。警车慢慢停下,女子“啪”一下趴在车前盖上,“前窗玻璃上顿时溅到很多血,我们吓了一大跳”。女子趴完警车,又继续往车后跑,张建强见状下车追赶,追了六七十米把女子扑倒,这时发现女子手腕被割开,鲜血不停喷射而出。女子疯狂挣扎,“我们两个大男人差点按不住她,又怕她受伤,用足力气不让她乱动,赶紧给她包扎”。女子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被送往医院治疗。事后张建强循着血迹找了1公里,得知女子因为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喝酒后摔碎酒瓶割腕自杀。张建强回想当时的情景说,冬天凌晨气温很低,路上也没有人,那名女子又在不停流血,如果没有那场“巧遇”,一晚上下来恐怕凶多吉少。

  救人要快还要方法正确

  张建强包扎技术又快又利索,得益于在部队里受过专门的训练。他在部队里当过战情参谋,不仅自己要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等救援技能,还要负责教给战士。10年前他交流到江西省军区,更是投入了救援实战。刚到赣州全南县,当地就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张建强和民兵一起严防死守,保护老百姓的房子不被烧掉。“我学会了开冲锋舟、用油锯、医疗救助等抗灾抢险技能,参加过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扑救山火和抗洪抢险行动。”

  那些年,张建强从着火的房子中背出过老大娘,用钢索拉过撞向大桥的采砂船,在洪水中救出过村民,还捞起过十几头猪。“在城市生活的人,想象不出山里的危险,每次下雨我们就担心,因为5分钟内就可能淹掉一层楼。”有一次山洪暴发,一家村民老小在屋顶上求救,张建强和战友开着冲锋舟过去。屋顶上的人拼命喊“快过来”,张建强则让他们别动、稳住。“其实他们不知道,被山洪冲击的土坯房已经很脆弱了,冲锋舟距离20米左右要慢慢靠近,否则带动的水流反而会把房子冲倒。”张建强和战友把村民一个个拉上冲锋舟,当最后一个村民刚踏上冲锋舟时,身后淹入水中的屋顶瞬间坍塌,冒出一股烟,“真的是生死一秒,再晚人就被水冲走了”。

  张建强说,部队的多年锻炼让他总结出一个经验:救人既要快,又要方法正确。

  把尊重生命牢记在心上

  对于救人,张建强表示自己情绪上已经淡定不少,“记得第一次救人是在部队里,我从洪水中救起几个老百姓,那天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现在不会这样了,但要尊重生命这点一直牢记在心上。”他说,一线民警会遇到救人的警情,只要有1份希望,就要尽100份努力,因为生命是最珍贵的。曾经有一名中年女子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没有被及时发现,张建强接到报警赶到现场,给她做了半个小时心肺复苏,可女子最终没能救过来,成为张建强心中的一个遗憾。

  从警6年来,张建强处理过各种各样的警情,其中不乏一些急难险重情况。他帮助年轻父母找到走失的孩子,从60多米高的吊塔上劝下过扬言自杀的男子,在火灾现场附近劝离过顾虑财产的老百姓,扑倒过腰里别着菜刀的精神病患者……“我已经渐渐适应了身份的转换,不论是军人还是警察,都是老百姓关键时刻最需要的人。”

  (晚报记者 念楼)

  链接

  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一段美丽的乡愁。今年5月,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2019“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联动32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征集。亲情、爱情、友情,我们在夫妻情、子女情、邻里情、师生情、同学情、兄弟情、陌生人之间的情谊中,寻找快速变迁的时代里,最让人留恋、让人感动的情分,共同筑成一种最美的气质,叫“家乡”。只要是能温暖到您的凡人善举,都有机会获评无锡“最美家乡人”称号及正能量奖金2000元。随后本报还将从中挑选突出案例,参与全国评选,如获得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者,累计可获得正能量奖金10000元。参评“最美家乡人”活动,您可以自荐也可以他荐,本报征集报名热线为88300000,也可通过新浪微博、微信、抖音号等搜索“江南晚报”推荐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