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谈天气

暴雨已收手 局部阵雨未走远

珍惜凉爽“伏中梅”,出梅不远了

  昨天,蠡湖边又现夏季野泳。针对每年夏天蠡湖游泳溺水的情况,蠡湖风景区管理处在湖边竖立禁止标志、围栏,增派人员巡察。但一些市民依然我行我素。(陈大春 摄)

  最近锡城的天气让人喜忧参半,经历了上周六一场气势汹汹的暴力雨后,新的一周梅雨带继续南压,锡城天气的剧情出现了大反转:欣喜地遇见了阳光,听见了久违的蝉鸣,阳台上湿答答的衣物终于可以被晾干。眼下虽然暴雨已经收手,但分散性阵雨丝毫没有打盹儿的意思,接下来还会以高频姿态和我们见面,大家可别小瞧它的攻击力。

  明后两天阵雨雷再来

  昨天,受到阳光的加热,锡城的最高气温渐渐回升到30℃,比之前的下雨天要热不少。目前资料分析来看,今天以多云到阴为主,局部可能出现雷阵雨,请大家出门带好雨具,遮阳挡雨两相宜。预计17-18日受切变线影响,将有阵雨或雷雨天气。大家不要看到降档后的阵雨就觉得是“小意思”,阵雨天气往往来得突然,容易形成局地的短时强降雨,攻我们个措手不及。如今时值暑假,外出旅游旺季,我们的警惕和防范意识更要加强。至于气温,近期波动幅度不大,最低气温在22-25℃,最高在30-31℃之间波动,比较有利于大家各项户外活动,勤快的朋友也非常适宜在家进行洗涤晾晒工作。

  今年“梅姑娘”粘人得很,无锡的梅期比往年要长了点,但“梅姑娘”比较温柔,没有连日暴晒,也没有绵绵细雨,虽然偶尔有点暴力下场暴雨,但总体来说,这样的“伏中梅”比较舒爽,对大家的生活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小伙伴甚至对梅雨天气开始改观。气象专家介绍,近十年里,梅雨期入伏的情况实属罕见,今年出梅偏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南,萎靡不振。另一方面,北方冷涡系统稳定,也抑制了副热带高压的加强。此外,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气流不断在浙江交汇,也是雨水不断的原因。

  尽管锡城天气没有真正热起来,有关“出梅”的讨论已经越来越热,截至目前,市气象部门还未发布有关出梅的预报。从中长期预报来看,副热带高压有望在下旬控制长江以南,我们离出梅的日子不远了。出梅后,大家熟悉的酷热也将到来,这样的日子才难熬,所以当下我们还是及时享受下夏日里难得的清凉梅雨季吧!

  下周天气主角可能是台风

  看到迟出梅的消息,有人问:今年出梅晚,是不是意味着今年夏天不热呢?对此,专家表示,今年梅雨期延长,12日入伏至今,天气一直比较凉爽,但这并不意味今年夏天不热。在无锡气象记录上,近年也曾出现过出梅推迟,但高温日数却比常年还要多的情况。好比2016年的“梅长苏”一直到当年7月20日才离开,紧接着高温无缝对接,连续出现了13个高温日,10天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那一年,无锡人遭受了“炎热酷刑”,白天太阳烤着,晚上热气烘着,“高烧”持续不退。

  出梅后不仅是高温的天下,也是台风活跃的信号。因为副高北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下沉气流大幅减少,有利于台风的发生发展。通常7月中旬后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很可能迎来一个台风活跃期,将有明显季风槽和台风胚胎活动,并且有可能生成台风。就像2017年7月的尾巴可以说是台风的狂欢季,一个接一个地诞生,西北太平洋上一共生成了8个台风。高温时节,最好的解暑利器就是台风,但如果台风实力强盛、离得太近,带来的破坏性也不小,大家对于台风往往抱有复杂的情感。

  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目前,西北太平洋正有一个台风胚胎活动。它体型庞大,结构松散,发展非常缓慢。不过,副热带高压北抬后它将加速发展,有可能在18日前后发展为台风,随后靠近我国东南沿海。这个台风胚胎以东还有新的台风胚胎,还有可能指向我国。因此,下周天气舞台的主角可能是台风,而不是梅雨。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很不稳定,台风形势也很复杂,目前难以判断强度。需要注意的是,菲律宾以东洋面海温大幅偏高,台风有充足的能量、水汽供应,台风活动在副高强盛期,所以影响我国的可能性总体来看很大。 (晚报记者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