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看无锡

比赛当日有102名选手生日

2019蠡湖半马 抽签结果出炉

  昨天,2019年比佛利环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蠡湖半马”)抽签结果正式揭晓。在报名环节中,升级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之后首次亮相的蠡湖半马,获得了超过两万名跑者的青睐。最终有10000名跑者中签,11月3日将奔跑在蠡湖边。

  记者获悉,自从6月10日上午报名开放以来,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共有20089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其中符合免抽签条件的选手为877人,加上直通名额、配速员,总计有1657人直接拿到参赛资格。最终19212人参与抽签,中签率为43%。所有未中签的跑者依旧有机会获取参赛资格,报名退出与候补机制将为所有未中签跑者提供二次获得名额的机会。

  蠡湖半马报名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在今年报名蠡湖半马的跑者之中,出现了一大趋势,即20-30岁的年龄群体参与马拉松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尽管目前半马占比31%,还落后于31-40岁年龄组的跑者,但已经跃居第二之后,无疑表明跑步这项全民参与型运动已经成为了更多年轻人的选择,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跑步风潮,让年轻人感受跑步带来的健康、快乐。此外,报名最多的人群依旧是31-40岁,在中国马拉松参与人群的统计之中,同样也是这一年龄群体的参与度最高。这一现象展现出了马拉松这项运动依旧需要更多的时间、经验累积和沉淀,从而立之年过后,马拉松这条赛道上的个中滋味才更能被细细品味。与此同时,20岁以下参与迷你马拉松的人数占比达到14%,则更加能够表明,在国内火热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马拉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了更年轻的受众群体参与。

  短距离的项目更受女性选手青睐

  在今年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两大赛项设置之后,通过报名情况却能总结出截然相反的趋势:男性群体更加注重奔跑的挑战性,而女性群体则更为注重参与的乐趣。据悉,今年半程马拉松赛项男子选手和女子选手的比例为3:1,而迷你马拉松的比例则为43:57,无疑能够体现出短距离的项目更加受到女性选手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选择马拉松这样一种城市、家庭参与感极强的大众赛事,来感受体育带来的健康与活力。

  此外,男性选手更多地在半程马拉松赛项中参与争夺。在通过了训练和沉淀之后,更多的男性选手从短距离开始转向半程马拉松,用更多的时间来追寻内心,寻找奔跑的乐趣。在今年的报名选手之中,有102名选手的生日与比赛日同一天。如若能够在蠡湖半马秋日的最美风光之中,用一场铭记于心的奔跑来庆祝生辰,无疑是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在报名数据被广泛讨论的时候,星座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据悉,今年报名蠡湖半马的参赛选手中天蝎座与天秤座的选手占比最多,总体趋势来看,似乎下半年出生的更加偏爱跑步。 (璎珞)

  “70岁以下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出生那一年”

  年历片上的70年,读懂我的国

  昨天刚一上班,无锡地方文献收藏与研究者周伟就拎着一只手提箱,急匆匆地来到和平电影院,径直走向影院常务副总经理严达明的办公室。打开箱子,里面是周伟收藏的1949年至今的70张年历片。双方决定要在影院办一场“共和国岁月——新中国70周年年历片收藏展”。小小卡片沉甸甸,70张年历片,带我们走过祖国70年的岁月。

  年历片曾风靡全国

  年历片又称年历卡或年历卡片,由于卡片上印有年历和精美的图画,具有艺术价值,也是收藏市场上热门的收藏品。年历片起源于历书,但不是历书,而是一种年历与图画相结合的艺术品。中国最早的年历片是1909年由英国烟草公司中国经销商印制的《二十四孝图》。周伟出生于1957年,从小就喜欢收藏年历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年历片的发展期,那时期的年历片多数为彩色印刷。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历片迎来了黄金期,年历片的生产制作运用了彩印、起凸、烫金、压膜等多种工艺,使得年历片成了高级工艺品。

  周伟收藏有数百张年历片,一部分是他打小的收藏,一部分是他十几年前从南禅寺一位书商处高价收来的。“父亲每年买年历、日历,彩色封面很好看,我都跟他说不要撕掉。”周伟精心保存着这些纸头,看着上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就是时间的主人,加上年历片上有一年的日期,不管是放在文具盒里,夹在钱包里,还是压在玻璃台面下,用起来都很方便,而对收藏者来说,一年集一张也很方便。过去没有手机,带日历的手表一般人也买不起,方便人们掌握日期、价格又低廉的年历片风靡全国,成为元旦前后赠送亲友的实用礼品。

  年历片是时代镜子

  “我挑出来这70张年历片,没有加文字说明,比如某某年发生某某大事,是我主张让藏品自己说话,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段段历史。”周伟把收藏的年历片一一摊开,每一张都带有时代印记。最珍贵的一张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的年历片。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创办于上海的著名刊物《旅行杂志》所印制的年历片,很有纪念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年历片上的图案不乏各地建设成就和各行业劳动模范。“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最难找,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年历片图案是革命样板戏和毛主席语录。”周伟介绍。

  改革开放后,年历片的图案更加丰富,有风景名胜、工艺美术、影视明星、生肖动物、花卉体育、文学名著、世界名画等。周伟收藏的一张1989年的年历卡上写着,“报刊可以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做“四有新人”的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年历片的商业气息更为浓郁,出版社开始承接单位的“私人定制”,年历片成为一种广告载体。周伟的藏品中就有“牡丹卡”“百年润发”“永芳高级美容霜”“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华侨商业银行”等广告定制年历卡,勾起人们无限回忆。

  老影院继续“回忆杀”

  “来和平影院看电影的人,只要是70岁以下的,在这些年历片中,都能找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伟跟严达明希望人们走进电影院,在通过走廊的时候,能够放慢脚步,看看身旁橱窗里的年历片,细细品味纸片上的70年,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70年,百姓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作为无锡一座具有70年历史的电影院,和平电影院正在申报老字号。区别于其他新兴影院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平电影院不管是内部的装饰设计,还是活动策划,都致力于营造文化氛围,让影院承载回忆和情怀。

  和平电影院正在举行“电影微型博物馆”青少年系列活动,既然定位为“博物馆”就要有展览。这次,严达明跟周伟合作办年历片收藏展是一拍即合。在70年历史的老影院里,展出70年来的年历片,二人都觉得太契合了,定能引起一波‘回忆杀’。“其他影院的观众年龄集中在15岁到35岁,我们这里的观众,全年龄段的都有。”严达明的话中带着自豪。值得一提的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周伟还拿出了一批各军兵种的臂章藏品,一并举办“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臂章展”。本周末起,两场展览都将在和平电影院与市民见面。

  (晚报记者 张月/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