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访疾控,学习急救知识
7月12日,近百名小记者来到无锡市疾控中心,参加暑期安全采访活动。在这里,小记者们不仅采访了解疾病是如何传播的,还学习了自救自护的方法。
疾控中心的邹老师带领小记者们走进病媒生物标本馆。“大家可能不理解什么是病媒生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携带病毒的蚊子。”邹老师用大家最常见的蚊子开启了小记者对病媒生物的认识。
在参观活动开始前,每个小记者都接到了一个小任务——参观结束后,要在所有人面前介绍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标本。连元街小学的朱晋毅同学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穿山甲,因为它们是白蚁的天敌,白蚁的数量一旦不能得到控制,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森林。”
参观结束后,邹老师对小记者说:“病媒生物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程,我们还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前行中,大家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记者们结束病媒生物标本馆的参观后,又来到急救中心。共青团无锡市急救中心团支部委员会的姜琳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暑期自救自护安全讲座。姜老师先示范了如果对梗阻病人实施急救:“老年人和儿童非常容易发生梗阻,一旦梗阻发生后,黄金抢救时间很短,自救以及他救速度远超过120救护车。”她边示范边强调重点,用力一定要是冲击的方式,持续施力是没有用的。
最受关注的是学习心肺复苏法,姜老师首先带领小记者和家长一起学习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她提醒大家,一定要确认病人没有呼吸和心跳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法的口诀是‘剪刀石头布’,剪刀表示,肚脐眼上方两横指位置是施力点,布包裹住石头,表示一手握拳一手按压在拳头上……”姜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正确的操作要领,小记者们纷纷伸出双手尝试起来。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轮流跪在假人身侧,跟着老师的指导进行模拟。“上身挺直,手臂不能弯曲,按压深度至少要5厘米。”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陶粼璐)
小记者活动手记
我们排着队一个个在假人身上演练了一遍。实践出真知,看似简单的动作,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需要技巧与力度的协调。平时在电视上经常会看到急救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做心肺复苏,自己动手操作才知道这真是个“体力活”!
——吴桥实验小学六(1)班 邢轩祎
我们来到了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标本馆。馆内展出了许多病媒标本:大大小小的蚊子标本、老鼠标本、苍蝇标本……边上还写着许多关于疾病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南长街小学五(6)班 王彦凯
在学习急救和自救的课上,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被烫伤时,不能用冰袋冷敷,只能用室温凉水冲洗;被蜱虫咬到时,要用钳子轻轻将它夹出来。
——连元街小学五(4)班 章子瞻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让我明白了如何快速将他人口中的异物排出;心肺复苏,让我知道如何在他人昏倒时采取急救措施;病媒生物标本馆的参观,让我认识了哪些虫子是疾病的媒介。
——育英融创小学六(2)班 王浩宇
我们来到了急救中心,观看120宣传片,了解120急救工作的全过程,“1分钟调度,1分钟出车”让我真正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这话的意义。
——梨庄实验小学四(1)班 陆梁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