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看无锡

偷倒垃圾能“双赢”?难逃“天眼”!

  “你好,我们是梁溪区城管,目前你涉嫌偷倒建筑垃圾,请配合我们调查。”近日,数名梁溪区城管局的执法队员来到了家住新吴区的姚某家中。原来,是姚某一个月前偷倒垃圾的行为被城管部门追查到了。

  为挣钱,男子和老乡一起偷倒垃圾

  据了解,姚某主要从事家装地热项目,随着这几年家装行业大热,姚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为了缩短工期多接生意,今年姚某拉了同乡刘某入伙,一起天天上门为客户安装地热。生意如此红火,按理说姚某也该心满意足才是。但他却并不满足于现状,很快,他就发现了家装行业中的另一处“商机”——装潢垃圾。

  在他看来,这些装潢垃圾由专门的运输公司来运价格实在太高。而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用低价把运输垃圾的活儿给揽下来,拉一车垃圾只收200元。自己多挣钱,客户少花钱,简直就是“双赢”。至于这些垃圾扔到哪儿,他认为反正大晚上的,路上也没什么人,往角落里一倒,谁能查到是谁扔的?

  发现“商机”后的姚某立刻着手实施了起来。6月2日凌晨2点左右,姚某和刘某一起驾驶着满载装潢垃圾的电动三轮车,寻找起了合适的偷倒地点。当行驶到解放南路无锡急救中心分站附近时,姚某发现了一处不易被人发现的小巷,便和刘某一起将垃圾通通倒在了小巷路边,随后立刻驶离了该地。

  第一次“偷倒成功”后,他们又分别在另外三处偷倒了3车垃圾,最后才回家,殊不知在他们的头顶,正有无数个“天眼”默默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天眼”帮忙,男子行踪被发现

  6月2日上午,梁溪区城管局惠山中队指导员秦熙在巡查时发现,锡山大桥桥逸两侧、解放南路无锡急救中心分站分别有四处偷倒的建筑垃圾。经过现场取证后他发现,这四处堆积的建筑垃圾都是装修产生的装潢垃圾,部分建材使用的都是同一种颜色和类型,且四处现场遗留的车轮痕迹大小基本一致,很有可能是同一辆电动三轮车所为。

  在询问周边居民发现没有目击者后,秦熙推断,这四次偷倒行为基本都是在夜间乃至凌晨进行的。通常偷倒垃圾的当事人为了躲避城管部门的巡查和市民的举报,往往会选择在夜间进行偷倒。

  这种在凌晨偷倒的方式以往确实加大了城管部门执法难度。但是在高度数字化、精细化的今天,各个主干道路、背街小巷往往安装有监控探头,只要能查询到当天的监控录像,完全可以根据录像来跟踪当事人的行动路线,最终找到当事人的落脚点。

  7月4日,在了解城管部门的办案需求后,梁溪公安分局西新派出所向梁溪城管惠山中队提供了6月2日在锡山大桥两侧桥逸及解放南路无锡急救中心分站四次偷倒建筑垃圾的相关线索。

  将接受相应处罚

  7月8日,在新吴区南站派出所的协助下,梁溪城管惠山中队来到了姚某的家中,要求当事人姚某配合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在姚某家门口发现了疑似偷倒建筑垃圾所用的三轮车。

  随后,城管队员在南站派出所对当事人姚某及刘某进行了调查询问,在执法人员的劝导及相关视频证据面前,当事人对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供认不讳。在执法人员的批评教育下。姚某最终也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接下来愿意积极配合城管调查,并接受相应处罚。

  城管部门告诉记者,姚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第29条第1款,目前惠山城管中队已经按照《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第51条第9项的相关内容,对姚某偷倒建筑垃圾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晚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