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的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种类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从无锡二院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目前越来越多的肾癌患者通过体检在早期得以发现,通过微创手术,使得患肾正常部分的功能得以保留。专家表示,肾癌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吸烟、肥胖和高血压等有关系,预防肾脏肿瘤,需从改变自身习惯做起。
50-70岁是高发年龄段
近期,二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了几例微创治疗高难度肾脏肿瘤保肾手术,其中不乏80多岁的高龄老人。
市民吴老伯(化名)在体检时发现左肾占位,大小约8.5×6厘米。患者及家属心急如焚又束手无策,一度想放弃治疗。在二院就诊后,泌尿外科主任冯宁翰将患者收治入院,并做了完善的术前准备,为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外科技术,仅耗时60分钟,手术不仅切除了患肾的巨大肿瘤,并且尽可能保留了正常肾脏的功能。术后病理提示患者左肾有癌细胞,但还未转移,肿瘤切缘未见到癌细胞,这说明手术非常成功。患者一周后便出院了。
据介绍,肾癌通俗地讲就是肾脏上长了个瘤子,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目前的治疗措施也有所创新,老年朋友们虽是高发人群,却不必“谈癌色变”。从性别来看,肾癌的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其中50-70岁为高发年龄。有数据显示近年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肾癌
临床中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因为肾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而很难察觉,或者对手术治疗存在畏惧心理,拖延了治疗。事实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刀光剑影”的开放性手术作为传统方式的不二之选,往往给患者带去很大的身心创伤。但随着腔镜技术和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逐渐步入“微创时代”,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冯宁翰介绍,以往肾肿瘤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但此类病人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属晚期,有些甚至已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手术只能将患肾全部切除,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做周围淋巴结清扫、肾静脉癌栓去除等手术,手术创伤较大,预后很差,患者要受很大的痛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重视,目前越来越多肾癌患者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病情尚属早期,可以做微创的肾部分切除,仅仅切除肾脏肿瘤,保留患肾正常部分的功能。
专家表示,肾癌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吸烟、肥胖和高血压等有关系。部分职业或长期暴露于某种弱放射源中也可能增加患肾癌的风险。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和滥用药物也是引起肾脏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在临床中还发现,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患肾癌的比例有增多的现象,因此透析超过3年的患者应每年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肾癌,肾癌患者中14%患有糖尿病, 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的5倍。
预防从改变习惯开始
冯宁翰提醒,预防肾脏肿瘤,要从改变自身习惯开始做起:不吸烟或尽早戒烟;水是最好的预防“药物”,多饮水可以降低毒素的有效浓度,减少患肾癌的几率;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高血压。多吃香蕉、胡萝卜以及甜菜等果蔬;患有肾囊肿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食用霉变腐烂腌制食品;杜绝滥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解热镇痛剂等药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50-70岁是肾癌高发年龄段,市民应注重按时体检并注意关注自己体检报告各项指标是否在正常水平。一旦确诊了,千万不能“拖”,更不要听信一些民间偏方,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晚报记者 蓝田 实习生 张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