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新闻

今年前5个月“优三”河比去年同期多出37条

2679名河湖长齐心 帮69条河道找回“生态”

  我市首条实施黑臭水体水系沟通工程的河道诸家桥浜。

  进入太湖安全度夏期,入湖河道的水质备受关注。发端于无锡、在全国推广的“河长制”今年再次升级,“生态治河”的理念在2679名河湖长中正不断植根于心。

  市河长办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经过这2000多名河湖长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今年1-5月份,全市重点整治的161条河道,优于三类水的达到69条,比去年同期增加37条。

  三条黑臭河

  两年提升为三类水质

  滨湖区坐拥太湖面积207.18平方公里、河道250条,水面率达59%,全省15条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中有2条在滨湖区境内,是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最前沿阵地。

  作为无锡主要入湖河道,梁溪河有21条支浜,这些河道流向梁溪河后再汇入太湖。以蠡桥为界,梁溪河大部分在滨湖区境内。滨湖区河长办的季伟忠是资深“老水利”,他见证了梁溪河水质的起伏。支浜水质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梁溪河。“滨湖区10条黑臭河,9条与梁溪河有关联。” 他告诉记者,7条直接有关,2条间接有关。在2016年治太工程2.0版本启动前,21条支浜大多数水质为劣五类。

  治太先治河。作为全国河长制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河长制”管理可有效推动区域水质改善。“控源截污是治水的核心。”滨湖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在治水上采用“四位一体”法,总投入1.9亿元,其中梁溪河及支流占了相当大的份额。据介绍,自新一轮治太行动到去年,滨湖区在治水和控源截污上已投资6亿多元。另据透露,今年在岸上、水下的治理上还将投入6个多亿。

  季伟忠告诉记者,一方面滨湖区以6个国省考断面、2条主要入湖河道、10条环境整治河道、12个重点水功能区为重点,2016年-2018年,该区共投入4.5亿元(不含控源截污工程)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湖水质持续向好;另一方面攻难点,10条黑臭河道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河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秦巷浜、西新河、钱家桥浜三条河道已达到Ⅲ类水标准。

  今年,升级后的滨湖区河长制3.0版以水质消劣为核心,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做到明河跟暗河同治,水里跟岸上同治,政府与百姓共治,确保河道整治任务精细,措施精准,成效精确。季伟忠表示,去年开始,治水重点开始有所调整:通过清淤对内源进行治理的同时,对河岸景观美化也进行整治。此外,还通过活水引流来提升河道自净能力。

  通过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和对河道的精细管理,滨湖区250条河道中四类水占比已超过70%,水质达三类及以上类别的河道占三分之一,仅有少部分河道水质为五类水。目前主要河道的部分支流都建有活水引流泵站。“达到了滨湖区十年来的历史最高值”,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水质的普遍提升,河长制工作重心将从此前的单纯性治水和控源截污逐渐转向“立体式”的水生态修复,以此改善水体水质。

  “生态治理”

  成无锡河长治河新理念

  “就像给人治病,病治好了,还要想办法帮助其恢复体质。”治水专家表示,河湖长就相当于河道的主治医生。“医生”的理念和技术,会影响“疾病”治愈的程度。

  无锡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全市水域面积达26.7%。经过河长制在无锡的全面推广,目前全市5635条河道、35个湖泊、19座水库已实现河长湖长全覆盖,共落实河长湖长2679名。全市重点整治的161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都明确了市(县)、区级以上河长,并在《无锡日报》进行公示。

  有了河长,还要有落实。近来年,无锡把河长制作为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和河湖保护战的主要抓手,确保全市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坚持高位推动,近年来第一个全局性的会议都是围绕治水来部署的。去年,召开全市河长大会,今年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市委市政府近两年来密集出台关于河长制、关于河道保护和河道综合整治的相关工作方案、政策、制度和文件等20多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多次赴河道综合整治现场督促和推进。

  尤其是今年5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发布省总河长令后,全市上下更是迅速贯彻落实,各级河长积极履职,至6月底,市级河长共履职79次,区级河长履职653次,镇级河长履职12169次,村级河长履职55755次,有力推动河长制工作的落地落实。

  河长的治河理念不断调整更新,河道焕发出新生。记者走访多条河道发现,随着河长制的不断升级,治河理念和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无锡首条实施黑臭水体水系沟通工程的河道——诸家桥浜通过投放螺蛳进行生态修复,帮助河道实现自净能力的提升。小渲河通过水生态修复,采用以构建沉水植被体系为主导、曝气增氧加生物治理为辅的路线,在小渲河河底构建“水下森林”。

  如今生态治理正成为无锡治河新趋势,治河不再是简单清淤、控源截污,而是辅以生态治理,帮助河道提高自净能力,找回失去的“生态”,使得河道通过自身完成生态修复的过程。

  44个国省考断面

  优三比例同比提升13%

  为了进一步督促河湖长尽职履责,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河长履职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全面压实各级河长四项主体责任:河长要主导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编制、要主导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要主动协调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遇到的相关矛盾和问题,要主导建立河道整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

  与此同时河长办还加大对河湖长的考核力度。据介绍,市河长办每月对全市河湖治理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并在月度工作例会上向各地进行通报。市河长办及时形成问题、目标、任务、责任“四张清单”,抓好交办督办,确保整改成效。今年以来,市级明查暗访通报问题137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07个,整改完成率78.1%。

  升级版河长制围绕河湖综合整治进行综合突破,围绕国省考断面,重点水功能区等省级高质量发展重要考核指标进行推进。其次,围绕市级161条综合整治河道以及黑臭水体,加强控源截污、畅流活水、生态修复等各方面工作。通过近几年的河长工作,全市河道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河湖水质改善比较明显,今年1-5月份,44个国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三类的比例达到70.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3%。47个重点水功能区,今年1-5月份达标率达93.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全市重点整治的161条综合整治河道,今年1-5月份,优三比例达44.2%,与去年同期相比,优于三类水的河道增加37条。

  (晚报记者 袁晓岚/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