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暑节气实在太热,开灶炒菜更是个“烤验”。随着连续高温天的出现,一些家庭煮夫、煮妇也按下暂停键,通过叫外卖或到附近快餐店解决三餐问题。有人看中了这一商机,比如在盛岸市场,就有一些熟食摊位加推各类炒菜。
昨天中午,家住新吴区的俞女士从盛岸市场上买了炒笋干、糖藕、梅汁排骨等几样菜回去。她说自己工作单位就在市场附近,天气热了,每天做饭一身汗,还是到菜场上买现成菜省事。这几个菜,晚上回家微波炉一转,足够三口之家吃了。一家熟菜店的摊位上,笋片炒毛豆、炒长豆、荠菜年糕、山药木耳……每份炒菜都是5元,店前常会排起长队。老板娘金荣荣介绍,每天都要做二十多种不同的炒菜,每种菜分40份左右,5名厨师和10多名拣菜工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炒菜一年四季都供应,但盛夏一定是销售高峰期。夏天蔬菜品种多,很多人不愿在家开火灶,正是他们经营的旺季。他们一般上下午要分两次烧制,上午9点左右是一波销售高峰,顾客以老人为主;下午4点以后的顾客则以上班族为主。
5元一份的炒菜,可选择余地较大,相较饭店和快餐店的炒菜,性价比更高。像俞女士花26元买下一荤两素,三口人人均不足十元,很实惠。另一家熟食店的老板娘徐艳华表示,炒菜属于薄利多销,也能带动摊位上其他熟菜的销售,许多人在这里一站式搞定,觉得特别方便。菜都是现炒现卖,新鲜、口感肯定也比不少人自己烧的要好。“来晚了,有些品种你就买不到了”,金荣荣也说,这些菜都很畅销,考虑到素菜回锅会影响口感,他们对每个品种的量都有所控制。一到节假日,他们还会加推新品种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他们的肉汁素鸡,每天烧制60公斤都不够卖,特制的蒸豆皮也需要“抢”。
金荣荣手机上23日的支付宝收银记录显示,当天有86名顾客付款,其中24人是新顾客,约占29%。她的客户全城各地都有,有些顾客家里有客人来,一早来买上200元左右的炒菜,有荤有素,可比上饭店划算多了。据观察,一般的熟食店多卖荤菜和凉拌菜,像兼顾“炒头”的摊位在盛岸市场有好几家。金荣荣介绍,这是受家族中一位长辈的启发,该长辈原来在迎宾楼做过厨师,后来在沁园新村附近开熟食店时就卖起了炒菜,结果生意非常好。五六年前,金荣荣在盛岸市场开出熟菜店后,也把这一传统带了过来,慢慢的其他一些商家也开始仿效。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