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青年作协的群里,群友“陈作家”为自己发了一则“寻求真爱”的帖子,引起众人关注。“陈作家”名叫陈嘉麟,无锡市作协会员、脑瘫患者,今年37岁。陈嘉麟在这则帖子的最后还附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真心想找另一半。昨天,在无锡市图书馆,记者与陈嘉麟见了面,他身残心不残,热爱生活的他,令人感动。
用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无锡张海迪’周明珠你知道吗?她的“明珠有约”节目介绍过我。”陈嘉麟开门见山。陈嘉麟挺瘦,中等身材,他的行动虽然有些不便,但独自活动没有问题。问他怎么来图书馆的,他说乘公交车,并特意说明自己现在不用监护。跟陈嘉麟交谈,说到起劲时,他会手舞足蹈起来。陈嘉麟出生于无锡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出生时,因为难产窒息,陈嘉麟患上了脑瘫。幼年时,他全身的运动极不协调。通过数十年的锻炼,他已经能够做到生活自理。
陈嘉麟曾在无锡本土文学刊物《太湖》上发表过诗歌和小说。陈嘉麟随身带着一个U盘,他要给记者看他写的文稿。在市图书馆盲人馆,陈嘉麟向工作人员打了招呼,借用一下馆内的电脑。“他们很好的,每次都让我用。”陈嘉麟开电脑的动作有些艰难,但操作过程却很熟练。很快,他找出了文稿。他说这些都是他随便写写的,但就是这么随便写写,竟也写了13万字。这些文稿有诗歌、小说、散文,还有论文和微电影剧本。
因为病残的原因,陈嘉麟没有上过普通学校,只在一所培智学校读过五年书。陈嘉麟热爱文字,他看语文课本,也看父亲送的毛选,常到图书馆借书。通过十多年刻苦自学,他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陈嘉麟写了4万字的残疾人爱心故事,以残疾人的家庭为背景创作幽默剧,用微电影讲述残疾人的爱情、婚姻观,撰写论文探讨残疾人的监护和婚姻……把对生活的热爱尽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区里帮我报名参加了微电影的培训,我会用‘会声会影’的软件。”陈嘉麟希望自己的剧本能被拍出来,但他的手抖不能拿机器,而且电影作品也离不开音乐,所以目前,他的作品只停留在剧本阶段。
残疾人也有追求爱的权利
在陈嘉麟13万字的文稿里,有一篇文章写了一位残疾姑娘。大约十年前,街道换发残疾证时,陈嘉麟初遇这位姑娘,姑娘爽朗的言谈一下子吸引了陈嘉麟的注意,令他心生好感。后来,陈嘉麟鼓足勇气向街道打听了姑娘的联系方式,并跟姑娘的母亲见了面,表达了对姑娘的心意。但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在亲友的劝说下,陈嘉麟最后放弃了,但在他心里,对爱的渴望却与日俱增。
年近不惑,看着周围的同龄人一个个组建起了幸福的家庭,陈嘉麟羡慕不已。于是,他写下寻求真爱的帖子发在作协的群里,并拜托大家帮他转发。群友们很关心他,纷纷为他送上祝福,也有人给他出主意。“我还是想找一位残疾人,因为残疾人之间会有共同语言。”在陈嘉麟看来,婚姻自由,虽然父母也会担心,因为失败的婚姻很多,但他还年轻,他想追求自己的幸福:“现在,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寻找生命的另一半!”
在这则寻求真爱的帖子上,陈嘉麟介绍自己“心地善良,重感情,尊老爱幼,烟酒不沾。”希望另一半品行端正,勤俭持家,孝顺父母,能够支持他学习、创业,并希望对方为轻度残疾的本地姑娘。无锡市残联和梁溪区残联都很关心陈嘉麟,残联组织的相亲活动,他也有参加,只是仍未遇到合适的对象。
(晚报记者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