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一名00后小伙入伍8个月,拿下陆军“格斗王”称号,成为新兵中的一匹黑马。该小伙名叫袁家平,来自梁溪区惠山街道。其实小伙在家也曾调皮捣蛋,但因为父亲一路的支持,让他投身军营,淬炼出更好的自己。一个好爸爸,为他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路鼓励他成长。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走上习武之路
2014年江苏省第十八届青少年运动会65公斤级格斗冠军,2015年江苏省自由搏击比赛青年组70公斤级冠军;2016年江苏省自由搏击比赛青年组70公斤级冠军;2017年无锡市斐林克杯自由搏击75公斤级冠军;2018年省运会70公斤级格斗冠军;2019年陆军“特战奇兵-2019”考核比武全军70公斤级格斗冠军……在袁家平的“武林生涯”中,已收获太多的冠军。今年在部队中夺得格斗冠军时,他入伍才8个月。近日,军中捷报传来,袁家平在部队中因这次比赛立下二等功。盛岸二村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惠山街道人武部门近日将去部队看望袁家平。
然而袁家平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父亲袁林今年54岁,已中风11年,半边身体不是很灵活,要靠残疾车出行。但袁林对儿子的成长却非常上心。袁家平上学时特别调皮,上课坐不住、多动,老师常打电话给袁林,让他要好好管教孩子。当时盛岸小学的体育老师发现袁家平是个体育好苗子,他的跳高、跳远等成绩都很优秀,建议他让孩子走专业体育的路子。袁林和家人商议,将12岁的袁家平送入无锡体校学习散打。一开始,袁家平对自己的未来定位仍不清晰,训练也不算认真。袁林特别着急,与儿子谈心。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教练的悉心指导,使袁家平有所领悟,他决定好好学武。
孩子终圆军营梦,旨在淬炼出更好的自己
眼见袁家平的散打成绩越来越好,袁林决定让儿子去部队。袁林说,他的父母原本在地质勘探大院中工作,那里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从部队出来的,他当年就想参军,但因是家中独子,没能入伍。另外袁林担心外界的诱惑太多,而孩子正处在形成人生观的阶段,需要一种正能量来塑形。袁家平则对军中的八一散打队充满向往,也愿意去部队。2000年出生的袁家平去年刚满18周岁,他决定报名参军。初检一过,许多部队听说了袁家平的经历,也纷纷来“抢人”。
“要当就当特种兵,接受最艰苦的训练”,袁家平如愿了。但部队训练的艰苦程度还是让他始料不及。最初的一个月,新兵们没有一个不哭的。动不动就要游泳3万多米,凌晨20公里负重奔袭,休息10分钟后又要走上20公里。在魔鬼训练周的六天六夜里,他们经常睡在泥地里,遇到暴雨也照睡不误,早上醒来,被子都能拧出一大堆水。每当听到儿子说这些,袁林就会问儿子“受得了吗”,袁家平会回复“我还好”。袁林告诉儿子:“让你认真服役,是希望你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永远也别认输。”
家人是他的坚强后盾,他知道了“苦尽甘来”的含义
在参加部队考核比武前,由于训练的高强度,吃得多睡得香,身高182厘米的袁家平体重已上升至82公斤,而他要参加的是70公斤级的比赛。为此只有一条道路——减肥。两个月里,他每天只能喝一杯纯牛奶,吃一个鸡蛋和一点青菜,再加上一点营养素,直到体重降至69.6公斤。“看着战友们大块吃肉、大碗喝汤,我好难受”,袁家平说,吃得少,有时会觉得身体没劲,早上起不来。好在战友们都鼓励他,让他坚定了意志。袁林给儿子鼓劲:“爸不会陪你一辈子,你要尽早学会独立。”
比赛得奖后,袁家平说,自己终于懂得了“苦尽甘来”的含义。在部队,他收获了战友间的情谊,也接受了部队驻地散打俱乐部教练的指导,感觉自己当兵的选择没有错。未来,他还想把自己的格斗散打经验教给战友们。
“自从孩子开始练武,每年都只有三天假期”,袁林说,父子间聚少离多,他多数时候都是通过视频、电话和微信等和儿子保持联系。他身体不好,其实很需要儿子回到身边。但孩子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为了大家他愿意舍弃小家,让儿子在部队安心建功立业。(晚报记者 黄孝萍)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