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二泉月·书苑

我的《岁月沉香》

  | 许振华 文 |

  一本由我创作,20余万字,厚厚330余页,书名叫《岁月沉香》的作品集,日前已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我虽仅有高中文化,但平时喜欢读书、写文章,也有许多写文章的朋友。在我书房的书架上,齐整地摆放着众多文友赠阅的著作,这些赠书中,有我的老师、已故著名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集、散文集,有老舍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先生的散文选集,有文友、无锡市作协副主席周国忠的《弟弟最后的日子》,有许墨林先生的《心灯》、老友毛益新的《自然之子》、陶若美的《女人心》、杨文隽的《生活这杯酒》以及宜兴著名作家徐朝夫的《梦中的船》……

  赠书中有多本装帧讲究、内容丰富的“自选文集”,受其启发,顿觉自己年届七十又五,搞办公室和宣传工作多年,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地写了很多总结、报告和新闻稿件,虽自知视野狭小,文字功底浅,但毕竟这些稿件记录了我这个农家子弟笔耕一生的足迹。爱人、儿子、媳妇、孙女亦极力主张结集出版,家人发话,老头子欣然,就萌生出版一本类似自选文集的念头。去年年初起,便闲忆往事,翻寻旧稿,用自己的标准归纳整理,挑选出胡埭老地名、人物通讯、游记、散文、言论、获奖作品等120余篇,取名《岁月沉香》,意欲为近三十年宣传、写作生涯画个句号。

  胡埭镇原属无锡县管辖,20世纪90年代初划归滨湖区,所以在惠山区、锡山区我有许多写文章的朋友。在惠山区科协供职,任该区作协副主席的杨文隽,原在无锡县委宣传部和办公室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与她相识交往,已有三十个年头了,杨文隽由青年步入中年,我由中年步入老年。当我邀她为我这本自选集作序时,她欣然允诺。在《岁月沉香》的序言中,她对我的拙作作出了较高评价,使我诚惶诚恐。序言写道:“《岁月沉香》是一本综合作品集,虽然有些‘杂’,但这份‘杂’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杂糅,它较全面、深刻地为我们展现、阐释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忠实地记录了作者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了解社会的多元图景,让我们在跋涉者的每一步印痕中,捡拾更多的珠贝。在这本作品集里,有一部分是故乡记忆,有一部分是人物传记,有一部分是旅途见闻,还有一部分类似于工作笔记,基本上来说,在写作手法上都是传统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层面也都是中规中矩的,在这六部分中,我比较喜欢第一部分,有强烈的抒情气息,有浓郁的文学性,处处可见作者在心底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挚爱之情。世人都道往事如烟。老许在笔下描写的肯定不是如烟往事,而是生命的真实。依靠这样的一行行文字,他在自我寻找,在寻找自我,文稿中呈现出的正直美好善良的人生品性正是他自己的写照。振华这本书,虽然文字不那么华丽,辞藻不那么漂亮,但非常质朴,字字发自作者心底,篇篇充满了真情实感,因了质朴,因了真实,因了自然不做作,才使这本书有了别样的风采。”

  在我退休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一直与文字打交道,从未间断。我主编的94万字,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胡埭镇志》,在全省首届优秀乡镇志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新突出”“篇目设计”两个单项奖;两年前,我将一本尘封80余年,原稿为繁体行书,且没有标点的《无锡富安乡志》,整理印刷出版,这本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一时成了抢手货;胡埭是无锡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扬红色资源优势,便于基层进行党史、国史优良传统教育,我花一年半时间,又主编了一本26万字的《胡埭老区发展史》,下发到基层获好评。在此期间,我还结集出版过《阖闾寻梦》《九龙湾乡村家园》两本散文集。

  刚出版的《岁月沉香》共分六辑,包括最美乡愁、人物写真、寄情山水、有感而发、流年浪花和心灵闪亮等内容。胡埭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吴王阖闾城的所在地,是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的诞生地,是明代五部尚书秦金和帝师吴情探花的故乡。又有千年古刹华藏寺,开埠明代的张舍古镇。我把胡埭20个村巷的变迁情况汇编成篇,以表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写散文、随笔是我的爱好。2005年结集出版《阖闾寻梦》散文集时,有幸请到老舍儿子,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为此书作序,他说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写实,以介绍为主,颇具知识性;另一种是抒情,以感情为主,颇具浪漫性。于是我将舒乙老先生的话铭记于心,写就了既有写实,又有抒情的数十篇习作,将20余篇收录在《岁月沉香》内。

  岁月如风,去后留香。书写,或许是一种有深意和情致的精神记录。我晚年之所以笔耕不辍,意欲用文字找到自己。在《岁月沉香》一书中,无疑有我自己的世界和净土。

  《岁月沉香》,许振华 著,团结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