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莹 文 |
作为同样出生在杭州的人,江南的风貌、器物,甚至是那一丝微风,都沾染上了熟悉的味道。于是,当看到李郁葱的《盛夏的低语》时,总会令人想起多年来对杭州这座城市的种种回忆。
李郁葱是一名诗人,涂国文形容他是“诗坛年轻的‘老诗人’”。他20多岁时就已经荣获《人民文学》奖、《山花》奖,作为70后诗歌的一位代表诗人,李郁葱的诗歌是一种贯通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东方语境的西方书写,这种独特的风情同样延续到了这部散文集中。书中的杭州,许多都是司空见惯的景致,然而在宁谧、平和的语调中,却有了陌生的美感。即便是古荡水塘边一棵不起眼的柿子树,都能让人遥想到时光深处的记忆。
久居杭州,让李郁葱对于杭州的一切都有特殊的感情,可以说,这座城市赋予了他想象的灵感,他思绪的脚步都与城市的脉络密不可分。因此,他的散文集中,他的叙事节奏总与城市的气质相互映照,动中有静,虚中有实。当雪天悄无声息地来临时,整个世界恢复了缄默与庄重的威严,于是,书中的书写便有了几分淡淡的寂寥,似乎与江南同化,也归于沉默。但当季节的转换再次来临,周遭的万物都变得灵动起来,就连文中西湖的荷花,都以喧嚣的姿态宣告夏季的到来。
碰触书中的江南,仿佛透过文字,回望江南物候中缓缓流淌的艺术气息,体悟地域的各种风物人情,书中的每一卷,都是不同的诗意记叙,所以,说它是“纸上庭院”毫不为过。
第一卷的“时序”,沾染了季节的余温。在不同的时节中,我们进入了城市的四季轮回,于是江南变得多姿多彩,有了不同寻常的温度。而那些隐含在城市里的少年记忆、世事变迁、亲人与家园等,也终将裹挟着时光的洪流,走向最后的归处。
第二卷“庭内”则更多地挖掘了杭州的各色风物。穿行玲珑山、灵隐寺、白堤等地,在这些颇具历史痕迹的古刹庭院中,他以诗意的方式重新审视了它们的构造与内涵。在这些“杰作”中,李郁葱开始思考艺术的层次,探索建筑的人文色彩,这层层琐碎的片段,就在这浓郁的诗歌气息中,寄予了作者内心的风暴。
在第三卷中,李郁葱不再把自己的思想困于庭院之中,而是把笔触投射到“院外”,对于“远方”有了更深刻的独白。他写远行的运河,诠释那种源远流长的力量;他也属意大海,在喧嚣的海浪声中赞叹生命的真谛。他用无所顾忌的表达,将“空间之外”的旧事统统归于自己的散文中。于是,他的个人记忆里,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肤都触手可及,它背后的历史掌故和饮茶文化也有了可以探寻的时间路径。
第四卷里,书中的文字把江南的盛貌刻印在“人间世”中。《江南风物志》将余杭径山的山居风情如山水画般一一铺开,体现江南物产之丰。《穿行,或在时间里悠荡》则更多描写了浙江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等十余座博物馆,展现了城市璀璨的文化渊源。《恍然如海》《香榧眼》等文均呈现了江南水土空气的独到之处。由此,在这部“私人地理学”中,这座城市便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文化纹理。
《盛夏的低语》里,这些文字跨越了近20年的光阴才归拢成型,可以说,这是诗人自由内心的心绪沉淀,是对自然秩序与人生况味的思索与探察。在这座“纸上的庭院”里,不仅刻录着江南的各色建筑,还栖居追求闲散诗意的灵魂。
《盛夏的低语》,李郁葱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