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天下

一天两枪击事件,至少29人死亡 枪支暴力“顽疾”又添“新病因”

美国“枪祸”猛如虎

  8月4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当地民众悼念枪击遇难者。

  美国在不到一天时间内接连发生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共造成至少2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分析人士指出,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社会不折不扣的“顽疾”,政府在“控枪”还是“拥枪”的争论中毫无作为,恶性枪击事件却越来越频繁。而本次大规模枪击事件中又出现了反移民倾向,显示美国社会种族日益分裂对立的政治环境正在成为枪支暴力“顽疾”的“新病因”。

  一天内发生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枪声频传

  美国东部时间4日凌晨1时许,一名几乎全副武装的枪手持步枪并携带高容量弹夹袭击了俄亥俄州西部代顿市一处人群密集的商业区,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造成至少9人死亡、27人受伤,附近巡逻警察迅速将其击毙。警方表示,枪手通过合法途径购买了多支火枪,目前尚不清楚作案动机。

  不到一天前,得克萨斯州边境城市埃尔帕索遭受了更为严重的枪击事件:一名白人男子在当地一家沃尔玛超市持枪行凶,造成至少20人丧生、20多人受伤,枪手后被逮捕。

  警方随后发现克鲁修斯在网络上发布过一份政治宣言,其中表达了对墨西哥人的仇恨,警方因此怀疑其作案动机与反移民的种族主义有关。埃尔帕索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区,距离边界线不到20公里,当地80%的居民为拉丁裔。

  “没有哪个国家的枪支暴力像美国这么严重。”谈及接连发生的枪击惨案,代顿市居民阿曼达·卢克声音略带颤抖地对记者说,“我真是受够了!”

  4日下午,卢克等近百名民众聚集在代顿市枪击现场附近,有的人手持白花沉默不语,有的表情坚毅手举着写有“代顿挺住”“停止枪支暴力”等字样的标语牌,还有的依偎着低声啜泣或相互安慰。当天傍晚,枪击现场聚集了更多为遇难者致哀的民众。

  代顿市枪击现场位于当地历史悠久的俄勒冈商区,酒吧、夜店、餐厅、咖啡馆、艺术画廊等云集,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所以到深夜也很热闹,但突如其来的枪击让闹市成为“炼狱”。

  据警方向媒体展示的音视频资料,枪手被击毙前“开了几十枪”,人们一时间惊慌失措、四处躲藏。代顿市市长娜恩·惠利在记者会上说,如果不是警察就在附近而且反应及时,可能会有数百人丧生。

  党派纷争和集团利益的绑架下, 枪支管控在美国难以实现

  “顽疾”难除

  在美国,枪支暴力多年来不仅没有被根除,反而呈现连年上升的趋势。据美国非营利组织美国枪支暴力档案室统计,截至8月4日,美国在2019年已经发生了超过250起至少造成4人死伤的枪击事件;与此同时,与枪支相关的死亡总人数已达8700多人。

  此外,许多震惊全美的枪击案也都发生在近几年。例如2017年拉斯维加斯一场音乐会中发生枪击,导致58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2016年奥兰多市一个酒吧发生枪击,导致49人死亡,50多人受伤。

  不断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强烈呼吁加强枪支管控,然而相关立法却行动缓慢。

  控枪组织“母亲要求行动”成员拉里·利普顿告诉记者,控枪支持者的主要诉求包括:加强对拥枪者的背景审查;提高拥枪年龄限制;如发现某个拥枪者发表危险言论或者作出危险举动,允许执法人员暂时取消其拥枪资格等。

  然而,美国国内的拥枪势力往往会援引宪法第二修正案,反对政府限制拥枪权利。此外,势力强大的全国步枪协会也具有惊人的政治影响力,一些议员因从步枪协会收取大量资金援助,或惧怕遭到步枪协会攻击,因此不愿推动控枪立法。

  分析人士指出,每次重大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政府往往仅对枪支购买规定进行象征性调整,这表明目前美国社会拥枪势力的影响力仍难以撼动。与此同时,过往经验表明,历次美国大选期间,拥枪派选民在选举中的投票热情往往高于控枪派,并会激烈抵制支持控枪的候选人。在党派纷争和集团利益的绑架下,枪支管控在美国难以实现。

  仇恨外国移民情绪, 给美国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

  分裂加剧

  虽然这些悲剧背后的直接原因不同:种族矛盾、政见极化、社会不公、劳资冲突、家庭纠纷、精神问题等,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指出,美国枪支暴力严重,枪支泛滥难辞其咎。据瑞士去年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民间持有枪支数量远超其他国家,约占全球民间枪支持有量的46%。

  连续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重燃美国政界控枪争论的热度,支持加强枪支管控的民主党人纷纷发声。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丽莎白·沃伦4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因为枪支暴力,每天都有人丧生,必须采取行动扫除这一“瘟疫”。

  然而支持“拥枪权”的保守派却只字不提枪支暴力,很多人发表声明只是向遇难者致哀、为当地祈祷、感谢应急人员以及谴责枪手。

  这样的局面在意料之中,毕竟美国在枪支问题上一直很撕裂,无论是支持“控枪”还是“拥枪”,都有相当的民意基础,而且这一问题还长期被政治化,相关利益集团也寸步不让,使之成为一个难解的死结。

  此次的两起枪击案除了引发关于控枪的又一轮辩论外,埃尔帕索市枪击案中暴露出枪手具有明显的仇恨外国移民情绪,给美国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美国社会不同族群间的矛盾与对立日益严重,而一些涉嫌煽动种族仇恨的争议性言论更加刺激了凶手的“仇恨犯罪”心理。

  在这些争议性言论中,特朗普为争取白人选票而频打种族牌的做法尤其受到批评。《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称,特朗普不仅不提倡团结和理解,反而鼓励分裂和歧视。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同拥枪者站在一边。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科米也公开撰文称,种族主义一直是美国未能清除的毒素,特朗普为了实现政治利益而挑起种族话题,但后果却十分危险。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国社会持枪犯罪持续上升并与种族矛盾和政治极化相互作用,本就难解的枪支暴力“顽疾”又增添了新的“病因”,未来将越发难以“治疗”。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