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从第五十次法治无锡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两年无锡法院以构建“市场化破产”审判模式为目标,走出了一条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市场化破产”之路,在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无锡中级人民法院梳理的破产审判案例中,多起是房地产开发公司重整案。涉及到的楼盘“双子楼”“红梅新天地”等之前都是市区有名的“烂尾楼”,通过重整实现了资源盘活。中院金融审判庭庭长陆晓燕介绍,房地产公司的问题往往比较棘手,包含职工、购房人、建设工程款、在建工程抵押等多种权益冲突,在多方利益平衡中需要格外慎重。由与各方没有利益瓜葛的管理人进场,对企业债务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司法程序解决债务清理和股权让渡的难题。这样接盘人获得没有后顾之忧的资产,就可以完成楼盘续建以及交房工作。
据了解,2017-2018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结各类金融纠纷案件13374件,涉及诉讼标的额443亿元。法院近两年对暂时陷入困境但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运用破产重整制度施以挽救,成功推动了国内三大可可加工生产企业之一的华东可可集团、省内纺织染整行业名列前茅的老牌企业华富系三公司、涉“双子楼”项目房企耀辉公司等17家企业重整再生,成功清结破产债权48余亿元,有效盘活房地产138万平方米,安置职工1700余人;对于符合破产清算条件且没有再生价值的企业,有序推动低成本退出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先后推动138家落后企业出清,清结破产债权36余亿元,有效盘活房地产480万平方米,分流安置职工6200余人。 (小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