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锡教风采

用平凡靠近学生心灵

  在整个音乐史中,有非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黎锦晖、刘天华、阿炳等等,他们把情感与智慧凝结于音符当中,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家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在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用音乐传递给人们一种精神,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在我们的教材和校本课程“幸福童年100首名曲”欣赏教材中,也收入了很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前段时间,我们欣赏了德国音乐家巴赫的《小步舞曲》。课上,我播放巴赫的图片、音频资料,采用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让孩子们去了解这个音乐家以及他的代表作品,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并不买账——伟大的音乐家真的离我们太遥远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没有升学的压力,要想让孩子们有学习的动力,必须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那些伟大而遥远的大人物的兴趣。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

  舒伯特的《摇篮曲》轻柔优美,好像是母亲的轻声呼唤。在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没有一股脑儿的报出舒伯特的作品,而是播放着《摇篮曲》背景音乐从一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生平穷困潦倒,有时甚至一顿饭都吃不上。有一天,身无分文的他又饿又累地摊倒在一个饭店的座位上。不知是不是因为太饿了,他仿佛看到了温柔无私的母亲,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母亲总是悉心照顾着他。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了《摇篮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或是惊叹或是同情,收下曲谱,给了他一碗土豆烧牛肉,舒伯特才得以挨过了这一天。

  孩子们听得张大了嘴。很快,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道“这么短的时间里,舒伯特就写出了这么好听的歌,真是厉害呀!”“不管生活多么困难,舒伯特都坚持创作,真是令人敬佩!”……我赶忙接上话茬:“舒伯特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还被后人誉为歌曲之王呢。”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孩子们的眼神都变得温柔了,晃动着身体轻轻唱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他们牢牢记住了舒伯特和他的《摇篮曲》。

  平凡是每个人人生的必经之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路上选择了坚持梦想。名曲不但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它的背后也蕴含了音乐家的生活点滴和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果老师在介绍名曲的时候总是在夸耀一个大人物多么伟大,就会增加与学生的距离感——大人物也是从平凡人做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幸福童年100首名曲”欣赏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幸福童年带给孩子的既是一种欢乐轻松的氛围,也是孩子人格树立的过程。我们在名曲中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名人、名曲这些音乐性的知识,也要传递给孩子名人坚持努力的过程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们了解在平凡的路上选择坚持才能破茧成蝶。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从平凡入手,多和孩子说说大人物们蜕变路上的小事,孩子的心灵就会和他们靠近,孩子的童年也会更幸福。

  (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 袁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