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爱健康

她练瑜伽练出大毛病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偏爱”喜欢运动的中青年

  “越练痛得越厉害,有时还会影响行走。”最近,市中医医院接诊了一名38岁的女性患者,她练习瑜伽一年来,髋关节越来越不对劲,时常疼痛,多次就医没有效果。经检查专家发现,该患者此前被误诊了,她的病不是髋关节滑膜炎,而是一种“小众”病——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一个瑜伽动作让患者髋关节疼痛难忍

  一年前,张女士开始练习瑜伽,为尽快达到预期效果,她每天都去学习和练习,而且特别追求高难度动作。一天一天、一遍一遍,动作是都学会了,可她也隐隐觉察到髋关节部位有些不对劲,时常疼痛。她自认为这种现象是练习过程中关节韧带筋腱之类在适应的表现,就没在意,结果越练痛得越厉害。最近,每当做瑜伽屈髋内旋活动到一定角度时,张女士的右侧髋关节就会感觉疼痛难忍,休息后能有好转,时而还会影响到行走,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此,她也跑了不少家医院,均被诊断为髋关节滑膜炎,用药后症状也反反复复,最近明显加重了。

  借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专家桂鉴超出诊无锡市中医医院的机会,张女士特地预约前来求诊。了解病史后,专家立刻仔细做了髋关节处的检查,发现患者有明显的屈髋内外旋受限。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典型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并非滑膜炎。考虑到张女士的病程比较久了,桂教授建议可以进行髋关节镜下探查,术中明确髋关节撞击的位置,需行增生骨赘清除,必要时可行镜下盂唇修补术。

  基础原因是髋关节部位解剖结构存异常

  虽然是种“小众”病,但在市中医医院运动医学科,每月接诊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也有十几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生和剧烈运动分不开,所以年轻患者特别多,多数患者在20—55岁,发生率为10%—15%,其中女性略多些。

  “不只是瑜伽,将髋关节屈起来、做内旋外旋的运动角度,都是最常见的诱发动作。所以,很多运动都可能成为诱因,主要在于角度问题。”该科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杨俊锋介绍,从解剖结构看,得这种病的人髋关节部位与常人存在一些差别,这成为患病的基础原因。临床上分两种情况,一类患者是髋关节部位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发育不是特别好,容易形成骨性突起,当做屈髋、内外旋动作时,就容易发生对关节的撞击;另一类患者为髋臼内陷,对股骨头的包盖过大,导致做一些动作时受限,一旦运动不当就会诱发疼痛。前者多见于男性,后者则以女性较为多见。

  正因髋关节部位解剖结构的小小异常,很多患者往往难以被正确诊断,容易漏诊、误诊。“一般情况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不是急性的,停止运动后,症状就能缓解。当再次运动时,还会发生疼痛,随着时间推移还可能引发慢性疼痛,甚至影响到正常行走。”杨俊锋表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表现有多种症状,多数患者是髋关节、大腿根部、臀部、腹股沟区的慢性疼痛,可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反复深蹲、久坐站起、长距离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跷二郎腿,走路时髋关节发出“咯嗒”的弹响声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伴有腰背部、骶髂关节、臀部或股骨大转子处疼痛。

  (晚报记者 蓝田 实习生 张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