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让无锡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实地检查城市精细化管理,李小敏对相关部门和负责同志提出“三问”:

  贯彻部署要求有没有打折扣? 面对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推诿扯皮? 是不是既动了嘴又迈开了腿,以“严”和“实”的作风去抓?

  本报讯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开已有一年,进展怎样、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8月20日下午,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市委书记李小敏率相关地区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来到梁溪区、惠山区、滨湖区、经开区等地,实地检查城市精细化管理进展情况。李小敏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疏堵”并举、“建管”结合,深入推进优美环境合格区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无锡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无锡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副市长朱爱勋参加调研和座谈会。

  检查暗访拆迁工地和老小区

  拆迁工地是检查暗访的第一站。在位于大通路与鼎新道交叉口的一处拆迁工地看到,施工围挡、建筑垃圾覆盖均不到位,钢筋、砖石等裸露在外,还有不少生活垃圾掺杂其中,而与之相隔不远就是居民生活区。李小敏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叮嘱相关地区要在做好防护措施、规范工地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地块整理进展,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停车仍是背街小巷的“顽疾”。曹张新村是个“80后”老小区,道路狭窄、配套老旧、人员密集。走在曹张路上,只见沿街店铺门口总体较为整洁、垃圾桶摆放有序,但一些车主为了图方便随意将车辆停靠在本不宽敞的路边,有的还挤占了小区消防通道,个别电动车修理店出摊经营、当街操作。苏嘉路、青山西路也有类似情况,车辆乱停乱放,个别地方垃圾收集设施既脏又乱。李小敏仔细查看重点路段的市容市貌,要求当地从百姓投诉最多、环境品质最差的小巷抓起,领导挂钩、“一巷一策”,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真正让城市“里子”硬起来。

  针对乱停车现象,他叮嘱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城市停车规划,既治违停、又重引导,多措并举让城市停车规范有序。

  进一步健全五个工作体系

  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报”出炉:自去年8月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推进《实施意见》和七大专项行动方案,管理单元合格率从去年底的40.2%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市区“小飞龙”横行现象基本杜绝,部分重点路段乱停车问题、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高空广告无序设置等情况得到明显改观,建筑垃圾抛洒滴漏、超载运输以及“三乱广告”、无证游商、偷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夜间市容秩序有了一定改善。但一些反复性、顽固性问题仍未解决,经不起看、经不起细看的地方仍有不少。

  座谈会上,李小敏就各地各相关部门是否履职尽责、是否真抓实干现场提出“三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时,是不是认真坚决、有没有打折扣?各地各相关部门在抓城市管理上,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担当负责,面对困难、矛盾和问题时是迎难而上还是推诿扯皮?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部门负责同志,在抓城市管理上是不是既动了嘴又迈开了腿,是不是以“严”和“实”的作风抓城市管理?

  李小敏指出,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健全五个工作体系。一是统筹协调体系。科学整合城市管理相关资源,厘清管理单元内的责任,研究建立重大问题协调、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机制。二是考核督查体系。市城管委办公室要牵头做好考核督查工作,对重大问题实行专项督办;严格落实基层减负相关要求,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推进、抓落实。三是巡查处置体系。建立更加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组建更加高效的快速处置队伍,各相关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四是专业管养体系。全面推进环卫作业、绿化养护、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市场化改革,探索开展公厕运营商业化运作,吸引市场主体参与,为城市治理与服务注入新动力。五是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完善精细化管理导则规范和法规体系,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构建精细化管理联动执法机制,强化协作配合、提升执法效率。

  (高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