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日益改善。194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
报告指出,我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庞大的人口总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而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报告分析,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具潜力。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22亿人,之后总量进入减少阶段,2018年为8.97亿人,仍保持近9亿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绝对量依然庞大。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到2018年的10.63年。此外,文盲人口的占比明显下降。粗文盲率由1982年的22.8%降到了2018年的4.9%。
73.1%
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说,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普及水平稳步提升,普惠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3.1%。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6.7万所,在园幼儿4656万人,教职工453万人,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量增加77.3%,在园规模增加56.4%,教职工数量增加145%。2018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1.7%,比2010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超过3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
陈宝生说,近年来,民办园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民办园16.6万所,在园幼儿2639.8万人。相比2010年,民办园总数增加6.4万所,民办园在园幼儿增加1240.3万人,全国在园幼儿增量的70%以上都在民办园。
7180.2万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22日表示,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主汛期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
郑国光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今年主汛期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23.2%、55%和2.3%。
自6月1日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洪涝、台风、地质灾害、风雹、干旱和地震等灾害频发多发,突发连发。全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7180.2万人次受灾,627人死亡失踪,9.3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21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