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现在不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比如自驾行摄几万里。”64岁的章伯铭跟妻子周萍明天又要出发了。昨天,记者见到章伯铭时,他的秋季万里自驾游行摄线路图已经做好了——从无锡出发,斜跨大半个中国。临行前,他把这些年拍摄的祖国各地风光按颜色做成7个系列,每个系列10张照片,用70张照片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生”。
摄影发烧友的疯狂
章伯铭学医出身,退休前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工作,对于摄影纯属个人爱好,图的就是自由自在。可就是这个业余爱好,丰富了他的一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胶片机的天下,进口相机很贵。章伯铭花999元买了一台日本产的胶片照相机,眼睛都没眨一下。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不过30多元,花两年多的工资买台相机,在别人看来简直是疯了,可章伯铭的妻子却没说什么。章伯铭夫妇当时住在淘沙巷的老房子里,居住面积本身就不大,还被他隔出了一间暗房,自己在家冲洗照片。他看书学摄影,还跑到福建福鼎学习彩扩。妻子都没有反对,后来索性两人一起拍。
起初玩摄影,章伯铭是为了记录儿子的成长。儿子长大了,他渐渐把镜头对准了自然人文风光,无锡拍遍了,就到外地拍。这个世纪初,章伯铭开始有意识地到外面拍风光片。借着出差的机会,加上节假日报名参加摄影团的活动,他跟妻子天南海北地拍照。2016年起,退休后的章伯铭夫妇开始了自驾游,一年中近半年在外面拍照。章伯铭的儿子在国外,他说他们是“空巢老人”,因为摄影夫妇俩一点也不寂寞。章伯铭看得很明白,趁着能走就好好看一看我们的祖国,去脚踏山的崇高、拥抱海的辽阔,去感受最纯净的风吹拂襟怀,让最艳丽的花朵染香衣角。至今,章伯铭跟妻子已经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路上难免有惊险和病痛,但终究阻挡不了他们行摄的心。
七彩中国美不胜收
章伯铭夫妇去过不少欧美国家,看多了千篇一律的教堂、广场、雕塑、喷泉……他们觉得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最中看、最耐看,也是中国摄影人的根基。“这是我三年万里自驾行摄的深切感受。”章伯铭给祖国各地的“颜值”排了名,前五名分别为:新疆、四川、云南、西藏、内蒙。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逢十是大庆,章伯铭琢磨着,作为一名普通人能为祖国做点什么?他把自己多年来拍摄的祖国各地风光片,按红、橙、金、黄、绿、蓝、白七个色系做成一个七彩中国主题相册,每种颜色精选10张照片,一共70张照片,以此庆祝新中国70华诞。
整理和挑选照片的过程,章伯铭既享受又纠结,因为祖国实在太大、太美了。红色系中,有云南东川红土地、辽宁盘锦红海滩、四川雅家梗红石滩、河南陕州地坑院的大红灯笼、西藏芒康的盐田……橙色系中,有秋季新疆的禾木村、白哈巴村,陕西靖边的波浪谷,贵州丹寨的鸟笼村……金色系中,有云南元阳梯田、河北蔚县的“打树花”、福建霞浦的沙滩……黄色系中,有江苏兴化的垛田、四川嘉阳的油菜花、青海的卓尔山、山西壶口瀑布……绿色系中,有云南无量山的樱花谷、浙江安吉的茶园、青海大柴旦的翡翠湖、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蓝色系中,有西藏布达拉宫、四川色达、黑龙江镜泊湖……白色系中,有黑龙江库尔滨、吉林雪村、晨雾中的江西石城……
行摄感受祖国变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买回的第一台胶片照相机,到现在更新换代迅速的数码装备,章伯铭一共有十几台相机,包括镜头,他都悉心珍藏着。这些相机和它们拍下的照片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近几年的变化尤其大,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章伯铭说的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
“自然风光变化不大,新疆、西藏的生态环境都保护得很好。”章伯铭印象最深的是西藏厕所的变化。以前他们去西藏,景区厕所都是用一块彩色的布围起来,难以下脚。现在,景区厕所很是整洁。“尤其是拉萨,原来基础设施建设比较一般,现在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章伯铭说。
章伯铭拍摄的新中国70华诞相册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08年,地点在新疆。光是新疆,这十多年里,他跟妻子就去了五次。“以前房间好订,现在难订,客房紧俏,拍客很多。”章伯铭亲见新疆旅游业发展迅速,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去年8月份,他们自驾行摄到新疆喀纳斯,遇到返程的游客对他们说,里面有几万游客,两人只好作罢。“这次一定要去,是第六次进疆。”章伯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查资料,做攻略。与往年万里自驾游总是夏出秋归不同,今年,他们的行摄之旅从秋季开始,计划“横扫”大江南北的最美秋色,初步估算全程约2.2万公里,用时3个月,以新疆的胡杨林、四川的红叶和湖北的秋色为拍摄重点。
带着对祖国大地的无限好奇和热情,章伯铭夫妇又要启程了……
(晚报记者 张月 章伯铭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