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何小兵)“祝妈妈天天开心、美丽永驻!”中秋节临近,这样的祝福短信,让宜兴法院“法官妈妈”郭丽燕感到暖暖的。短信的发送者是她结对助学的孩子小花。在宜兴法院开展的“法官妈妈”爱心结对助学活动中,郭丽燕用母爱关心和温暖小花,至今已有13个年头。自2000年以来,宜兴法院已连续20年与困难家庭学生结对助学,累计资助困难学生超过320人次,提供助学金25万余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宜兴市“优秀社会妈妈”,受助学生中有22名考上了大学。
小花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因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家里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2007年,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小花因为“法官妈妈”结对助学活动进入郭丽燕的视野。乖巧的小花让郭丽燕心疼不已,她下决心要好好帮助这个孩子。平日,她会给小花购置书籍、生活用品、四季衣物,还不时关心小花的学业,督促其用功上进。每逢寒暑假,郭丽燕都会请小花来家里,准备一桌好菜和小花共度愉快的“亲子时光”。想到女孩爱美的天性,郭丽燕还专门买来漂亮的小饰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花。郭丽燕的关爱感动着小花一家人,让他们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逢年过节,小花和父亲都会将自家种的蔬菜送到郭丽燕家,小花考完试也总是第一时间把成绩告诉郭丽燕,每次获得“法官妈妈”的夸奖都能让小花快乐一整天。高考填写志愿时,小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律专业,后来如愿被上海一所政法大学录取。“将来我也要做一名法官,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如今已是大四的她正奋力冲刺准备考研。
宜兴法院的女法官中,“社会妈妈”不在少数。小君也是“法官妈妈”爱心助学行动中受助的一员。他1岁时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改嫁,自此和奶奶生活。4岁时,小君与“法官妈妈”杜芸结对,由此改变了生命的轨迹。季节变换,法官妈妈带来衣物给他御寒;缺少学费,法官妈妈拿来助学金帮他上学,就连学习上遇到困难,法官妈妈都会发短信启发开导他。性格内向的小君把感动埋在心底,但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法官妈妈寄上贺卡。在选择就读方向时,小君考虑再三,选择了医科大学康复专业,期待今后能用自己的力量传递更多正能量。
宜兴法院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余浩介绍,“法官妈妈”结对助学活动已经成为该院的一项传统,今后该院还将继续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在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能力的同时,向社会展示良好的司法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