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

专家教你吃月饼的正确打开方式

糖尿病遇到甜蜜中秋怎么办?

  中秋节马上到了,合家团圆之时,吃月饼是过节的一大乐趣,也让节日充满仪式感。但你知道吗?一块200克月饼所含的热卡等于一个标准体重的正常人一天需要的总热卡,相当于四五碗米饭的热卡。对糖友来说,吃月饼前需要仔细查看各种成分含量,严格控制摄入量。对于市面上的无糖月饼,也并不能随意食用,需要根据标准吃。

  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这样吃

  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许岚介绍,一般来说,市面上一块200克的月饼,热量有近2000大卡,相当于一个正常人一天需要的热卡。与广式月饼相比,苏式月饼的热量更高,一块200克的苏式月饼热量有2000大卡,同样重量的广式月饼含热量为1700-1800大卡。糖尿病患者本身对饮食就有严格控制,因此,在吃月饼的问题上更要非常规范。

  月饼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还高糖、高脂、高油,200克的月饼所含的油脂量是一天正常所需量的60%-80%。当然,月饼也非“一无是处”,除了美味,像五仁月饼的油脂和热卡虽都很高,但含有对身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怎样科学吃月饼呢?专家介绍,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以吃月饼,一块月饼建议分成4份或8份,吃一份即可,品尝一下味道就可以了。最好放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并且前后两餐分别要减掉一半的量。所谓血糖控制,不同患者的控制目标各有不同的要求,要看患者年龄是多少,并发症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因此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来评估,或咨询医生。

  例如,一位没有并发症、治疗依从性较好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5.5-7.5毫摩尔/升范围内,餐后血糖不超过11毫摩尔/升,适量吃点月饼是可以的。偶尔吃一次,每次不超过50克,邻近的两餐中主食和荤菜的量要减掉一半。最好的方法是测一下吃月饼前后的血糖值,这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

  别对无糖月饼有误会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无糖月饼,其实“无糖”只是把其中的蔗糖换成了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糖醇,但其中的面粉还是碳水化合物,油也是存在的。许岚介绍,加了“无糖”两个字,患者常常容易误会,认为无糖月饼可以随便吃。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肆无忌惮,糖尿病患者仍要按上文所讲的标准来吃。所以,购买月饼时没有必要一定要买无糖型的,就糖尿病的管理来说,需要的是对糖、血脂、血压进行综合管理,也就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三方面管理。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可以按专家建议的量食用,而病程很长、胰岛功能很差的患者,吃月饼尤其要注意。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值的波动对身体摄入的食物非常敏感,不太主张吃月饼。如果患者实在想吃,需要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最多吃1/8个月饼,并且前后需要监测血糖。需要注意的是,吃月饼后要多喝水,起到稀释作用,防止诱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专家表示,吃月饼还有一些小技巧,糖友们可以参考。如果吃的月饼馅是红豆沙或枣泥,可以配合喝点绿茶,有抑制糖分吸收的作用;像五仁月饼这种含胆固醇比较高的馅,建议喝些普洱茶,具有清油脂的作用。

  每年中秋都有患者中招

  最近几天,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医生对来门诊的患者一一进行科普告知, 叮嘱患者一定要学会看月饼包装反面的热卡、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并学会月饼的正确吃法。

  “以往每年中秋节前后都会遇到吃月饼吃出问题的患者,有的患者还是急症,非常危险。”许岚介绍,有的患者在血糖没控制好的情况下一次吃一个月饼,血糖也没有做到及时监测,过了一两天后就出问题了。“有些患者并发症有神经病变的,本身胃肠功能不好,吃了月饼后开始腹泻,拉肚子脱水,加上高糖高脂,又没及时补充水分,血糖很高,诱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不少人没想到月饼的热卡含量那么高,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口渴中枢不敏感,不知道及时饮水,容易造成脱水。因此,中秋期间,家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尤其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严格按标准吃月饼,注意防范意外的发生。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