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高楼和灯光中穿梭,过着自己的惬意生活。出生于1969年10月1日的熊扬剑是一名夜班出租车司机,他即将迎来自己50周岁的生日。半百之年,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儿子将踏入军营开始一段新生活,他也将提前进入“空巢”期。“只要努力就能看到未来”,这是他对儿子的教导,也是他自己打拼几十年来的经验之谈。
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之日。生逢10月1日的人们,幸运地与新中国同庆生、共成长,享受幸福时代、静好岁月,亲历沧海桑田、蒸蒸日上,见证奔向小康、繁荣富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中国70华诞快到了,本报推出特别策划,寻访“生逢10月1日”的无锡人,无论老人、中年、青年、少年,还是新生儿,聆听他们或家人“庆生”的感受,采集直接或间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动人故事,点滴间尽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此同庆,共迎嘉日!
打拼出幸福生活
熊扬剑出生于镇江茅山脚下,父亲读书很好,小有才气,是当地的村支书。他有个姐姐和妹妹,是家中唯一男丁,很受宠爱。对于他的生日,全家人都记忆深刻。1969年10月1日那个国庆节,他的父亲和其他亲人都上街庆祝看热闹,没想到他会在那天来到人世。好在邻居家叫来接生婆,一切顺利。每次他过生日,家里人就会多煮两个鸡蛋或是添上个荤菜,改善一下伙食。上世纪70年代,他还很小,父亲就带着村里一队人马“下海”,选择到无锡东亭打工。如今,父亲已告老还乡,在老家水库边筑了两个鱼塘,过起田园生活。
父亲敢拼敢打的精神一直影响着熊扬剑。他在镇江读完初中,就跑到山东读无线电专业,紧接着又去连云港学机械,然后再回到山东学机电。手中握着好几门技术的他,一路跑到海南、广东一带,最终落脚在一家汽车用品配件厂上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月薪已达到1800元。有了一点积蓄,他开始创业,各种行当都做,比如曾在南京从事染织行业。
因父亲的缘故,熊扬剑选择到无锡做生意,开了家汽车改装精品店。2000年前后,他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柏庄买了套二手房,两室的,才6.5万,还买了辆21万元的进口尼桑车”,熊扬剑说,那时他就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后来房子越换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儿子出生后,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他经常会给儿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尤其是男孩子最喜欢的冲锋枪。
儿子圆了三代从军梦
“我父亲从小就想当兵,但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奶奶不同意”,熊扬剑说,他从小也有个军营梦,因是独子没去成部队。他给儿子买各种玩具枪其实就有这种梦想的推动。没想到,儿子熊峰也想去部队,他终于有机会选择全力支持。“我们广益街道一共有30多个年轻人报名,最后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只剩下4个人”,熊扬剑说,儿子视力和身体都不错,没被刷掉,这次圆了三代人的梦想,将成为江西武警部队的一员。
熊扬剑的名字很特别,带点侠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扬眉剑出鞘”。儿子熊峰的名字则谐音“雄风”,取意“亚洲雄风”。这次,熊峰没能去成最想去的西藏部队,他安慰父亲说“哪里都需要人,为人民服务就成”。熊扬剑听了这话,感觉儿子突然间懂事了,以前从没想过儿子会用这些字眼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刮目相看。
这些年,熊扬剑为了照顾儿子,不再打理生意,选择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工作比较自由,方便照顾孩子”。早年儿子小,他开白班车,晚上陪儿子;儿子大了,住校了,他就开夜班。父子两人的感情很好,晚上打雷下雨,熊峰就会发微信给爸爸,让他早点回家。每年熊扬剑过生日,熊峰也从不会忘记,会从自己的零花钱里省下钱来,给爸爸发红包。但今年熊扬剑的生日,正值熊峰刚入伍,他要在部队度过3个月新兵适应期,手机不一定在自己身边。担心没办法送祝福,熊峰在临行前为爸爸擦亮出租车,作为一份提前的生日礼物。
“我们现在的生活,只要努力就能看到未来,有安全感、有保障,非常幸运”,熊扬剑说,儿子选择在最美的年华去保家卫国,为他完成了昔日的梦想。他也期待着孩子能立功归来,经过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