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龄周刊

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团聚

  这个中秋节,江阴长泾一名小伙作为“毛脚女婿”,带着一车礼物探访丈人的故事上了央视。无锡人重情重礼,尤其是成年后的年轻人都会为父母准备礼物,回报老人的养育之恩。那么老人们收到礼物又会作何感想,他们期待的礼物是什么呢?

  送什么?月饼仍是中秋节标配

  姜先生和爱人李女士都是安徽人,只有一个独养女儿。舍不得孩子一人在异乡打拼,五年前,两位老人在退休后举家搬到无锡,告别了熟悉的朋友圈,只为给孩子减轻一点肩头的担子。老两口在无锡有自己的住房,相当独立。中秋节前,两位老人就收到了女儿、女婿送的礼物,月饼、烟酒和水果等,女儿还为母亲买了一条新裙子。中秋节当天,李女士特意穿着新裙子和女儿一家一起过节。

  从盐城来锡的薛德俊和姐姐一起带着70岁的母亲到南长街中秋赏月(见图),他说这个节日没给父母买什么,因为两代人住在一起,想吃啥随时都能买。他的母亲潘阿姨表示,每年中秋节,两个在上海工作的女儿也都会来无锡看望她,总是会带点月饼之类的礼物,多得吃不完,所以今年她没让儿子再买月饼之类的东西。 

  刘女士也是和儿子住在一起,儿子和儿媳也提前送了月饼和烟酒作为中秋礼物。

  据观察,中秋节对于许多无锡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特别是初次上女方家门的女婿,送的礼会重一些。锡城网友们对送什么也各抒己见:“肯定是生活用品,实惠的父母才喜欢”“没什么比送钱更实惠的了”“回家看看,带点礼物,百善孝为先”“大头给点钱,再按各自喜爱的卖点水果、营养品或酒之类的”……

  怎么看?“孩子能想到我们就很感动”

  李女士说,孩子们送礼物,她又感谢又心疼。感动的是,女儿心中有老人;心疼的是,小辈挣钱不容易,经常加班加点。她总是嘱咐女儿、女婿什么都不要买,家里都有呢。但说了没用,该买的东西,他们一点都不会少。

  潘阿姨也是随儿子一家来无锡的,但她也没闲着,和老伴一起开了个水果店,经济上都过得去。她年轻时,会在中秋节给双方老人准备几样薄礼。比如父亲爱抽烟,就会捎点烟;公公爱喝酒,就买点酒,都是按着他们的喜好而来。她和老伴都不抽烟喝酒,孩子们就不会送这些。但儿子对他们也很孝顺,她戴的银手镯是儿子买的。中秋节,做建材生意的儿子还在店里忙,晚上才有空和家人团聚。这个节日老规矩,她掌勺做了一桌家乡菜,让儿子和女儿们即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团圆的味道。

  “孩子们买东西,是他们的心意,我们照单全收”,刘阿姨说,孩子心中装着自己,她从不嫌好嫌坏。有些东西买贵了,她也从不多说。在她和老伴看来,物质上没有什么特别需求,孩子们的礼物更多的是一份心意、一份问候。

  要什么?团圆才是节日的意义

  要说有什么需要的东西,李女士认为,物质丰富了,啥都比不上一家人团聚好。平时孩子们忙着事业,连吃晚饭都等不到他们。中秋节当天,他们一早就去女儿家,到后发现女婿已置办了丰盛的菜肴。“螃蟹、红烧肉、鸡、白鱼和白虾,有十多个菜呢”,李女士表示,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老两口什么都不用张罗。他们觉得在家中围桌而坐,谈谈生活,比在外面吃大餐还高兴。那一瞬间,觉得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他们的半世辛劳很值得。

  “要给就给点钱吧,需要什么我自己买”,潘阿姨表示,她不想让孩子们破费,生活中也不缺啥东西。给了钱,她又用压岁钱等形式还给孩子们。“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一起吃饭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送什么礼物都无所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行了”,刘阿姨表示,儿子生了两个娃,平时都由她和老伴带着。中秋节这天,老伴负责买汰烧,两个孙子由儿子和儿媳自己管。孩子担心他们累着,几个大荤直接点了外卖,再加几个自炒的时蔬,轻轻松松完成了中秋节的团圆饭。这一天,全家人分工明确,老两口也感觉松了口气,晚上也有时间一起上街看看热闹。有人表示,一轮明月,一院桂香,一屋亲朋,举杯畅饮,中秋节的团圆就是幸福的味道。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

  链接

  据天猫海外数据显示,中秋节前夕的9月1日-10日,超过600万的海外华人购买中秋节相关产品。其中,月饼、白酒、大闸蟹是“孝心单”的主菜。数据显示,澳洲华人中秋前期下单人数增长57%,下单金额增长70%。送家人的礼品里月饼排名第一,阳澄湖大闸蟹虽捕期未到,但蟹卡、提货券已提前热销传递乡情。同时,这份“孝心单”大数据显示,深圳、广州、上海、东莞、北京的亲人们收到的礼物最多,受牵挂的人数也最多。其中上海的“孝心单”购买者最舍得花钱,剁手力度最大。不同城市“孝心单”也呈现出地域特色。除了月饼和白酒,苏州的海外游子爱给家人投递糖果、膨化食品等休闲零食,上海的海外游子热衷为家人选购传统糕点、普洱茶、鲜花。东莞的海外游子对植物鲜花更感兴趣,多肉植物、永生花、花盆下单量超过月饼。

  网上也有超级实用的父母长辈贴心礼物清单,比如数码产品最好送字大屏幕大的智能手机;服饰方面可以给南方的父母买一套冬季加厚睡袍;送酒可以送品牌黄酒,即使老人不喜欢喝至少还能用来烹调鱼肉;可以给爱种点花草的长辈送种子;家电一定不要太智能,最好有机械键,使用者更容易上手……

  远在异乡的游子不能回到家乡,也会用视频等方式连线家人。不过,心理学家表示,其实礼物都是亲人情感的外在表达方式,跟父母亲人间最重要的维系还是多打电话多看望,即使现在已是万物互联时代,但不管是以前的“见字如面”还是现在的“微信视频”,都比不上真的回家看看,因为回家会更令父母感动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