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乐龄

祖孙三代从空军 家国情怀一脉承

  全家在街道新兵欢送会上合影

  刘必生的军人证和革命军人证明书

  1983年,服役于驻沪空军某部的刘德超在上海外滩留影

  蠡湖街道山明四村有一户平凡又光荣的家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这个家庭的祖孙三代相继入伍参军,将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防空事业。今天,18岁的刘越将背起行囊,奔赴东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报到入伍,一圆自己的军人梦。

  他在抗美援朝中出生入死

  刘越的爷爷刘必生出生于1933年,小时候在建湖农村生活念书,当时是村里有名的“才子”。经历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刘必生对军队心生向往。上世纪50年代初,当地征兵动员年轻人参军,19岁的刘必生毅然报名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高射炮102师探照灯部队。

  1953年3月,刘必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探照灯部队,随部队入朝作战,主要负责夜间对美战机的防空工作。刘必生介绍,探照灯是防空军和空军的一个兵种,主要是利用强光束来照亮飞机、空降兵等空中目标,为歼击机、高射炮等防空武器创造有利条件。在解放军历史上,探照灯配合空军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打击入侵和来袭敌机,立下过不朽功勋。在当时,这一兵种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在发现和跟踪敌机目标的同时也把自己暴露成了“靶子”。刘必生就经历过两次死里逃生的险境。1953年入朝没多久的某一天深夜,刘必生正在站岗值班,按理值班是两小时轮岗制,但当晚正好有美军飞机在上空狂轰乱炸,为保证营地安全,两小时到了也不能换岗,刘必生在岗位上又坚守了近两小时。当时营房都炸坍了,情况非常危险;还有一次,队里7个人每天都轮流做饭,这天正好轮到刘必生烧饭。当时刘必生正在土墩子上炒菜,空中的高射机枪正对着地面扫射,擦着他的脑袋而过,炒菜锅子都被打穿了,如果他的头再往前一点点,脑袋就会被击中。

  刘必生回国后因其英勇战斗获得多次嘉奖。后来,他又参与过保卫浙江宁波机场、福建漳州机场等防空任务,直到1957年复员回到建湖工作,1992年又来到无锡马山。从军改变了刘必生的人生,他投笔从戎,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了一名革命战士。他的故事感动了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儿孙的心中播下了从军的种子。

  儿子在驻沪空军某部专业出色

  刘德超出生于1965年11月,1982年刘德超报名参军,无奈他是小生日,年龄未到只好再等一年。1983年,刘德超终于如愿以偿,追随父亲的脚步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沪某部。1984年他前往原南京军区空军军事教导大队学习,因技术过硬、专业成绩突出,被授予一级技术能手。1985年回到驻沪空军某部,随后担任报务台台长。

  刘德超曾参与了上海市太浦河工程建设。1991年夏天,太湖地区发生罕见的洪涝灾害,给江淮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彻底治理太湖,国务院决定疏浚太浦河。刘德超参与了1991年底的太浦河疏浚工程,他回忆说当时在青浦县,驻沪空军有上千人都在挖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停地从事挖土作业,一挖就是两个月。后来他们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获嘉奖一次。

  刘德超参与过部队与上海市海运学院共建工作,担任连长,带队进行军事管理等相关事务。此外,他还连续六七年参与上海市火车站春运执勤,维持治安和秩序稳定,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在役期间,由于专业技术过硬,曾获嘉奖多次,服役期满后于1997年转业回到无锡。

  刘德超认为,他们一家三代从军,只因部队太有吸引力了。在部队的十多年,他收获了很多。部队很锻炼人,在部队培养出的吃苦耐劳精神、严守纪律的品质、责任担当的意识,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刘德超很支持儿子去当兵。

  孙子坚持不懈终圆空军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不同了,但那份红色爱国情怀始终不曾磨灭。刘越出生于2001年,成长在军人家庭的他从小听的就是爷爷在战场上、父亲在军营里的生活和故事,精忠报国的家训也一直萦绕在耳边。长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从小就种下了心系国防的种子,成为一名军人、去部队锻炼一下是他的梦想。

  刘越家的氛围很民主,家人充分尊重他的意愿和每一个选择。刘越小学时跟妈妈说想学萨克斯,妈妈就给他报了名,只是嘱咐他做了决定就要坚持下去。刘越坚持学了下来,还考过了十级。刘越爱好广泛是个“文艺青年”,除了萨克斯吹得好,魔方也玩得很溜,曾多次参加比赛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刘越的身体素质很好,平时他会有意识地加强体能锻炼,在学校时经常打篮球,在家每天都会做平板支撑和百余个俯卧撑,周末则会去体育中心游泳或跑步。刘越初三那年东部军区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在华东地区招飞行员,他就前往南空招飞中心报名参加军检和考核,所有项目都已通过,文化成绩也达线了,只是那年的政策是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刘越的分数差了一点遗憾落选。今年1月社区刚公布征兵报名的消息时,刘越就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咨询,他也是第一个前来报名的。高考结束后,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得知自己征兵体检全部通过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部队。

  在家人的支持下,刘越决心与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如今,刘越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海某部批准入伍,今天将正式踏入军营。对于未来的军旅生活,刘越很期待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会尽快适应军营生活,脚踏实地训练,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挑战自我,努力考上军校深造。”

  对于一家三代都能从军,而且都是空军,刘越表示很自豪也很幸运:“三代同为军人,能为国家作贡献,这也是对红色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一种接力和传承,我会加倍珍惜这个机会。”

  (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