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转发我一文《儿子的理念》,讲的是父亲点了一碗面,加点陈醋和辣油,就把午饭打发了。儿子(后来才发现和父亲在同一面馆用餐)点了一碗面,外加两炒菜和两瓶啤酒,惬意了一顿。之后父子之间有了精彩的对话,不仅反映出明显的代沟,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消费观:父亲追求的是“吃饱”,儿子追求的是“吃好”。
那位父亲的消费观,在退休人员中比比皆是。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几乎都吃过苦,尤其是历经三年自然灾害之苦,加上父辈子女多,经济困难,所以养成了节俭度日的习惯。即便现在经济条件明显改善了,也不会随意花钱。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蜜罐”长大,也没有挨饿少衣的经历,买房、结婚、子女上学……免不了“啃老”,更有甚者会透支消费。
辩证来讲,退休人员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消费观念,在自己的经济条件承受能力之内合理地安排家庭支出:该吃的要吃好,要买新鲜蔬菜和荤食、水果,不吃剩菜剩饭;要舍得更新衣物,本着适时美观整洁等要素去挑选,把自己打扮得优雅得体;身体条件允许的话,要舍得旅游,旅游切忌贪便宜,最好参加品质游。
总之,我们每天首先要想到自己,不要一起床就想到子女(确需我们帮忙的除外,但不能让他们依赖父母),要乐活自己、善待自己,不要亏待自己,以免将来懊悔。(项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