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许多老人在这场演出中载歌载舞,表达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讴歌。他们曾为祖国的建设付出了辛勤汗水,同时也享受到了国家日渐发达带来的美好晚年生活。
为幸福生活载歌载舞,他们含着热泪演出
这场演出包括气势磅礴的舞蹈、热闹非凡的戏曲串烧、文艺清新的小合唱……演出分“红旗颂”“岁月如歌”“不忘初心”“祖国万岁”“再一次出发”五个篇章进行,节目由市老干部艺术团、市老年大学以及各市(县)区委老干部局分别推送。《红旗颂》《祖国不会忘记》《大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等一首首歌曲唱出了普通百姓生逢这个时代的自豪与幸福。
65岁的高燕娟是老年大学的老师,本次她带领艺术班成员上台演出了舞蹈《青山绿水绣江南》,绿色的演出服飘逸动人,给全场带来养眼感受。这个节目是团队自行改编和创作的,甩出的丝巾展现了江南女子独特的韵味,变幻的江南春色与柔美的舞姿给人以视觉享受。高燕娟说,该舞蹈已练习了近一年,创意来自“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们在音乐和舞蹈中诠释这样的深义。演出的头饰都是队员自己制作的,衣服也有专人进行保管和打理。有人生病发烧,挂着点滴,却依然坚持在现场;有人家里装修或是要照顾老人孙子,也都挤出时间来参加排练,只为能把自己最美的风采展示出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中表达对时代的热爱。
王梅芬和歌咏班的学员们一起演唱了《祝福祖国》,他们是歌队方阵中的一员。“我们许多人都很激动,是含着热泪唱完这首歌的”,王梅芬表示,大家觉得在国庆即将到来之际,演唱这样一首歌最有意义,也最能表达心情。
曾经的个体,为这个时代奉献小小的光和热
在现场演出的人群中,市劳模孙瑞媛表示,唱的每句话都能代表她的心。孙瑞媛原来在燃料公司工作,奋斗在最基层的大公桥煤桥店。“经常要拖着上千斤的煤球走家串户,有些年纪大的老人住在四楼,也会帮他们送到楼上”,孙瑞媛20多岁入党,28岁成为市劳模。那时每到周末休息时间,她还会主动上门帮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打扫卫生,免费上门送煤球,她所在的单位也被评为江苏省十佳服务商店。“那时候总有使不完的劲,能为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特别光荣”,孙瑞媛说,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国家更加强大。
67岁的赵敏娅从无锡一家制造厂退休,她长得很漂亮,年轻时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小时的梦想是当幼教老师。1969年初中毕业,她被分配去开桁车,“哪里需要去哪里”,她没有犹豫。钢铁车间灰大,温度也很高,每天下班前都要洗完澡才能回家。她还常要上中班和夜班,和丈夫得轮流去托儿所送接孩子。苦过也乐过,在她看来,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就不负韶光。
尤近娣是缫丝二厂的职工,单位一度不景气,她跟丈夫下海,在吴桥脚下做起了船用机械方面的生意,为南来北往的船舶提供配件。1999年,生活在周山浜老房子里的她,就近在益明苑买下了商品房。她家后来换了好几套房,置办了红木家具,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享受美好晚年生活,注重精神上的富足
每个个体的付出,才会使得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与父母辈的晚年生活相比,现在的幸福指数很高”,高燕娟表示,她和老姐妹们每天在老年大学唱唱跳跳,教室宽敞明亮,心态也很年轻。她不仅教别人,自己也跟着一起学各种舞蹈。她觉得自己的舞蹈能带给大家享受,也能和志同道合的姐妹们一起老有所学,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
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上也变得富足。王梅芬表示,退休后她参加了歌咏队,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她常和朋友们一起外出,前段时间还一起自驾游二十天,去了河北和河南,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去国外时发现许多老年人仍在工作,别人也很羡慕中国老年人的有钱有闲。“儿子去国外读了大学,但还是觉得中国最好,表示将来一定要回来”,王梅芬说,国家强大了,中国人在外面也很受尊敬。一次在国外旅游,当地人看到他们是亚洲面孔,猜了半天,得知他们是中国人,连连说中国资源丰富,现在发展得很不错。“退休工资年年增,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感谢我们的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在采访中,许多老人在言语中表达了他们的幸福感。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 通讯员 徐清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