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演刘伟强拿到《中国机长》的拍摄权到电影上映,只有一年的时间。而其中的今年1月到3月的拍摄,都是在无锡进行的。
剧组保密工作十足,拍摄期间从未让道具飞机曝光过。一比一仿制的飞机如何制作、运到无锡的?拍摄期间飞机颠簸又怎么做到的?昨天,记者探访无锡影都拍摄现场,独家采访《中国机长》执行制片人小江,首次揭秘了这些大伙不知道的事情。
运送飞机
三辆半挂车送进了影棚,75吨吊车协助安装
《中国机长》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飞上万米高空之后,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内释压,生死关头,机组临危不乱,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件事轰动了全国。剧组在无锡开机当天,记者曾去探班,看得出来出品投资方十分重视。拍摄期三个月时间,剧组只休息了一天,张天爱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特别喜欢剧组在无锡的拍摄节奏,演员六七点化妆,八九点开始拍摄,通常拍到下午三四点收工。这时候,前一天的拍摄内容已经剪好,导演团队就会围着开会讨论。
“其实最大的难点是飞机,拍摄飞机自然就要搞一架飞机来,怎么搞?”小江告诉记者,最早他们去了美国看《萨利机长》如何拍摄的“飞机”,那是一个只搭了机头和机舱六七排座位的景,其他用电脑加工。而3U8633航班机型是A319,119名乘客。这部电影肯定不能只拍机外和驾驶舱,要拍客舱里的人,才可以将整个故事讲出来,所以决定要一架完整的飞机。于是,《中国机长》耗资3000多万一比一“复制”了当时的那架飞机。为了完整体现驾驶舱、客舱和尾舱在发生颠簸时的最真实效果,剧组同样需要1比1还原A319飞机的各个硬件细节,这一任务由西安飞豹完成了整体模拟舱设计,飞豹一共组织了一百多个工程师来一起完成这个任务,最终在《中国机长》里实现了“三舱联动”的新技术。
小江直言,造一架拍摄用的飞机,也需要研制,并不是他们曾经想像的直接搬过来就行;要符合电影中飞机的设计,需要九、十个月的时间,但剧组只给他们三个月时间,从八月到十一月,飞机完成了。“记得飞机运到无锡应该是11月底,我们当时看到飞机都震惊了,做得非常非常好,没有任何问题。”小江说。回忆飞机进入影棚的那一天,无锡影都的人记忆犹新。“那天飞机被三辆半挂车运进了影棚,隔天来了一个75吨吊车协助安装,那个场面永远不会忘记。”无锡影都摄影棚负责人告诉记者。
选择无锡
为了摄影棚,刘伟强等了一个礼拜
“拍摄的飞机造出来了,放在哪里?我们最终选择了无锡,也相信这是最好的选择。”小江告诉记者,他们把飞机分成三节儿,用火车运到这个无锡,然后再用车子运到无锡影都的棚里再装起来。一架可以运动的飞机,实际上是一个超过五十多吨的运动平台,需要往下打超过两米的地基才能固定好,我们的飞机除了没有发动机和翅膀,其他都跟真飞机一样,我们粗略估算了下,起码需要6000到8000平方米的影棚。因为需要承受飞机重量运动平台的关系,所以说一般的地面是撑不住的,比如地下要是空的就会掉下去了,必须还得加固地基。“影棚不但要大,还得允许我们掘地三尺,这样的地方其实不好找。”小江回忆道,刘伟强因为之前录制过《幻乐之城》,便提议到无锡试试。为了摄影棚,刘伟强导演更是在无锡等了一个星期时间,才确定下来。无锡影都有两个大小合适的棚,一个是水泥棚,不太可能打地基,另一个是土棚,无锡影都最终派出了工程师,配合剧组打好了地基。昨天,记者来到11号影棚,早已没有了《中国机长》拍摄的痕迹,但是为固定飞机打造的4个地基还在,影棚负责人表示,地基的深度分别为0.6米、1米、1.5米和2.3米,施工队伍大概用了一个礼拜时间完成。
“其实在拍摄中,演员也面临一定危险的。”小江透露。
整架飞机是放在平台上动作,飞机之间是有空隙的,观众感觉它是一整体的,实际上它是三节儿,就是说当你把飞机连起来的时候,振动频率如果不一样就会有危险。据了解,飞机分为一段机头、一段商务舱和部分经济舱还有机尾,中间会有800毫米的安全距离。这三个部分可以完成飞机俯仰、空转、颠簸还有一些急降的动作,还可以把它拆开,把机头单独拿出来,机头单独动,二、三舱连体动。小江说:“飞机尾巴往下倾斜时,如果要翘得更高一些是很危险的。所以就当时演员拍摄的时候,安全带是很必要的。”
拍摄幕后
航空指挥中心、塔台,都是在无锡影棚里搭建完成的
记者获悉,《中国机长》入驻的时候,无锡影都一半的厂被人预定了,运气好的是,有剧组没有如期开工,于是《中国机长》租下了所有的影棚,一共有6个,11号棚有6000平方米,是飞机所在的主要场景地,在这个影棚里还拍摄过《上海堡垒》。像电影中黄志忠、李现所在的航空指挥中心,冯文娟所在的塔台,都是在影棚里搭建完成的。园区内的办公室改造成了张涵予和陈数的家,一开场袁泉开的汽车更是借了园区内工作人员的车子。“在置景美术上面,我们没有吝啬任何的投入。”小江表示,原本想在真正的航空指挥中心拍摄,但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很忙,每天那么多航班,也不可能让我们进去拍摄,所以搭建了十分现代化的塔台、指挥部、机场应急中心等,电影放映后,航空公司还夸指挥中心十分漂亮,甚至可以参照这个来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影棚模拟民航空管局塔台屏幕上的数据均参考了3U8633当天飞行的真实数据,不仅如此,工程师还必须还原3U8633航班当天各时段其他临近空域的所有航班情况,记录其出现特情的时间点、航空器姿态,再加入二次加工的剧情,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的反复确认与调整。由于当时拍摄时是冬天,虽然摄影棚内放了多个空调,十分温暖,但飞机舱内十分闷,长时间的拍摄也让演员们有点缺氧,再加上飞机的不停抖动,演员直言真有晕机的恐慌感。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