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度周末

《谍战深海之惊蛰》《奔腾年代》本周相继开播

张若昀分饰两角再入“谍战” 佟大为“研发”电力机车

  截至本周,第一批献礼剧已纷纷谢幕,而新一轮的剧集蓄势待发。继《光荣时代》之后,又有两部新剧与观众见面,湖南卫视播出的《谍战深海之惊蛰》是编剧海飞继《麻雀》之后又一部谍战作品,由张若昀、王鸥等主演;而登陆东方卫视的《奔腾年代》则是国内首部高铁题材的主旋律正剧,由佟大为、蒋欣主演。

  东方卫视《奔腾年代》

  佟大为、蒋欣挥洒青春谱写“中国速度”

  由徐宗政执导、王成刚编剧,佟大为、蒋欣领衔主演,赵达、梁爱琪、徐小飒、李解、陈逸恒、柳小海、白冰等主演的《奔腾年代》在东方卫视黄金档播出。

  《奔腾年代》以优秀的机车专家常汉卿(佟大为 饰)和战斗英雄金灿烂(蒋欣 饰)的事业发展和感情生活为主线,描摹了从机车科研人员到铁路工作者等为新中国电力机车事业共同奋斗的“英雄群谱”。比如佟大为和蒋欣饰演的“常家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持研发中国自己的电力机车这一初心;比如杨部长和吴厂长,对电力机车事业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从未有过丝毫动摇;比如姚怀民为主的蒸汽机车组,对造好中国“争气车”所做过的无数次佐证和数据演算,都一一印证着时代英雄的记忆。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新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史的电视剧,《奔腾年代》讲述了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工作者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奋斗和默默付出,让我国实现了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的技术跨越。《奔腾年代》的主创凭借一腔赤诚,细致地刻画出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故事汇集成了电力机车人实现强国之梦的动人诗篇,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奋斗史呈现在观众眼前。

  该剧耗时3年精心打磨剧本,辗转多地拍摄,以诚意和匠心为观众讲好中国速度里的中国故事,诚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湖南卫视《谍战深海之惊蛰》

  张若昀分饰两角致敬民族英雄

  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金牌编剧海飞的同名小说,并由其担纲编剧,孙皓执导,张若昀、王鸥、孙艺洲、阚清子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已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

  该剧以1941年险恶的抗战形势为背景,讲述了在上海混迹社会底层谋生的陈山(张若昀 饰)因长相酷似军统特工肖正国而被日本尚公馆特务头目荒木惟(王泷正 饰)选中,迫使其成为一名日谍,打入重庆军统内部。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日本人残酷行径的愤恨和不灭的民族意识驱使着他一步步坚定地与敌人作斗争。之后在与优秀共产党员张离(王鸥 饰)的相处与磨合中,他受到感召,不仅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更在上海与重庆的双城辗转,以三面间谍的身份转换,光荣完成多项任务,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国将不国,何以为家”。正如剧中所讲述的,面对民族、国家危亡时刻,不论曾经多么渺小与平凡,捍卫民族意识、守护光荣信仰始终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血里,不仅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抵抗侵略者的进攻,更在隐蔽战线上为革命事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凭借着追求光明的执着勇气和对信仰的坚定守护,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为中华民族撑起不屈的脊梁。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民族英雄的讴歌、对抗战时代的铭刻,正是《谍战深海之惊蛰》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

  【明星专访】

  张译:珍惜接到的每部戏和每个角色

  电视剧《光荣时代》自北京卫视开播以来便备受关注,其中由张译饰演的郑朝阳作为主角贡献了不少令人捧腹的笑点,有网友惊呼《光荣时代》是一部“披着正剧外衣的喜剧片”。昨天,张译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直言,能为观众展现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感到十分开心。

  拍摄现场很活跃

  教群众演员练声方法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于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的反特刑侦大剧,《光荣时代》依托真实案件全面再现建国初期激越昂扬的峥嵘岁月,引领观众重振信仰的荣光。《光荣时代》的拍摄从寒冬延续到了酷暑,张译回忆:“那时候北京已经很热了,我们还要穿着棉衣和皮靴,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帽子里、领子里、胸口、后背全是汗水在哗哗地流,身上有好几条水道,像虫子一样在爬。”而被张译称为“哆嗦季”的冬日片场同样艰苦,身着薄衣难抵北方寒风,但张译笑说作为演员都有一个职业病,“只要导演一喊预备、开始,演员会将生理上的所有不适全都忘记,不露痕迹地投身于表演之中。”

  在拍摄现场,张译总是十分活跃,时而指导演员潘之琳说陕西话,时而教导群众演员正确练声方法,甚至和对手戏演员进行欢乐的“太极推手”式对词法,还经常操心怎样置景才能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更好地去还原建国初期的年代感与生活气息,可谓操碎了心。张译认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做的,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其实都很辛苦,他只想为剧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译回忆大家经常一起开会,围读剧本,讨论人物,努力呈现一部精彩的公安群像戏,争取让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能留下不同的记忆点。

  军人情融入血液

  直言有戏可演很幸福

  曾服役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将最珍贵的十年青春年华献给了军营,身为老兵的张译对自己能够见证祖国日益强盛,人民军队日益壮大而感到无比骄傲与幸福。从首次参加“世纪大阅兵”至今,他四进阅兵村,两次为受阅部队的战友们演出。

  一晃20年,张译从一个年轻的在营新兵成长为靠作品说话的实力派演员。因为部队出身的原因,作为演员的张译在作品的选择上也十分注重三观与品质,他坚持传递给观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与价值观。回忆起刚出道的那几年,张译坦言:“每天都在不停地跑组,根本就没戏可演,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工作。”无戏可演的尴尬持续了多年,但只有经历过坎坷与挫折才能成长。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饰演史今班长的张译走进了观众的视线,他的演艺之路才算真正开始。如今张译的名字早已成为影视剧作品高质量的保证,但他十分珍惜接到的每部剧本和出演的每个角色。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