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一条街,看遍一座城。富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的“横切面”,也是城市未来建设的基础和标尺。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江南多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多历史文化街区,无锡就有清名桥、惠山古镇、荣巷、小娄巷、荡口古镇五大历史文化街区。让这些“城市年轮”绽放出时代光华,是时代赋予城市的使命。
上海老城厢 浓缩了江南文化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一地就拥有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尤其是中心城区的老城厢,其保护与更新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在学者眼中,老城厢以江南传统城镇为基底。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依群说,老城厢是上海江南文化滋生地,是传播和研究江南文化的重要基础。宋元时期老城厢就号称“有舟无车的泽国”,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现今这里的街巷、建筑,都留存着江南城镇的底色,江南文化在古城老城厢生根繁殖,并与中西方文化融汇,从而孕育出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共同构建当代上海文化基石。
在王依群看来,老城厢中的众多园林建筑,并不逊于苏州园林,豫园更是集江南名园之大成,被誉为“东南名园冠”。老城厢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还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作为上海城市的发祥地,老城厢已成为活态的城市历史博物馆。
“小上海”的历史街区也有特色
江南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小上海”无锡的历史街区也颇具特色,得到了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的肯定。单霁翔是无锡的老朋友,他说,无锡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让街区的价值得到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深入挖掘,为历史文化名城作了很好的支撑,使街区成为世界级的遗产点。“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热爱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们,在清名桥上流连忘返,我非常激动。”单霁翔赞赏街区进行有机的更新,微循环的改善,环境的提升,把活态的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街区保护连为一体。
单霁翔认为,历史街区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区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有悠久历史的建筑,还要把人们的生活创造也纳入保护内容,也就是说,还要保护感人的、活的民间文化遗产。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各级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连同活的民间生活形态,保护好它们的和谐共处,也就是保护了城市的生命。
有原住民居住才是历史街区
无锡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中,今年开放的小娄巷引人关注。无锡文保专家夏刚草说,历史街区的保护,切忌用“打造”和“开发”的字眼。历史街区就是要有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状态的延续性,要能看到原住民在里面过着现代化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小娄巷福寿堂主人一家作为小娄巷的原住民,至今住在那里,令夏刚草感到欣慰。夏刚草反对原住民全部搬走,历史街区在做商业开发时,应该从单纯追求商业开发向商业化与生活和谐发展转变。
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不同的特色,小娄巷的核心是“书厢”与“望族”。为了避免千街一面,夏刚草认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应该保留一定量的原住民,因为原住民本身就是街区的一种文化。他提出,原本住在历史街区内的原住民愿意走的可以走,愿意留的可以留,但希望小娄巷“四大家族”等望族的后裔能有人留下,因为他们是街区的见证人,他们可以向游人介绍这里,胜过任何文字介绍。
“最无锡”也是“最江南”的街区
“江南的、无锡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不能少了北塘三里桥。”如果说分布在江南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组成了缤纷多彩的江南文化,那么在无锡文史专家富耀南的心目中,无锡北塘三里桥一带,一定是最能代表无锡,也是最具江南特色的街区之一。他的理由是,无锡作为百年工商名城的载体,主要集中在北塘。
富耀南说,旧时的北塘大街有北塘东街、西街之分,西街是对着古运河的一条搭有过街瓦河棚的沿河街,房屋鳞次栉比,为高低错落、灰瓦白墙的典型江南民居群。街的东侧还有八九条小里弄,形成特色的“梳篦状”商业街市。北塘一带还是反映封建社会官场礼仪的重要场所,历来商贾云集,为无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文历史的积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富耀南认为,无锡唯有在百年工商名城上突破才能彰显特色,同时也是构筑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他建议将北塘一带规划为“三里桥历史文化街区”,跟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相对应,建议按原北塘大街原貌、以城建档案为依据,修复东西两面街为高低错落的江南民居,修复三里桥和小三里桥,修复蓉湖楼,修复黄埠墩到惠山浜两侧沿河对面街……在富耀南看来,无锡规划好这一历史文化街区,也就是凸显和传承了江南文化。
(记者 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