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从无锡市楹联学会获悉,央视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摄制组日前来无锡拍摄了五天。摄制组分别走进了梅园、东林书院、无锡市楹联学会、蒋东永工作室等地,重点拍摄了两副名联和名联背后的故事,无锡盲人楹联家蒋东永是这部纪录片中为数不多的主人公之一。
继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视再次倾力打造《楹联里的中国》,前者关乎物质文明,后者关照精神文明。江南盛地无锡是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有千古名联传天下。央视《楹联里的中国》摄制组在无锡,先后去了梅园和东林书院拍摄楹联。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深受民众喜爱。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辞旧迎新日、洞房花烛夜都有楹联的相伴与祝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摄制组此行拍摄了荣氏梅园诵豳堂内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无锡梅园的诗句,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园内陈设珠联璧合。
摄制组前往东林书院取景。书院依庸堂内悬挂着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著名作家廖沫沙1982年手书。这副楹联传诵度很高,是东林志士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也是江南学人、天下学子的精神图腾。
摄制组还把镜头对准了无锡市楹联学会。今年恰逢学会成立十周年,学会现有会员百余人,楹联创作很活跃。在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中,无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无锡盲人楹联家蒋东永是重点讲述的人物。蒋东永1999年因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2004年起自学楹联,今年是他失明20年、学联15年。他因楹联而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为了展现蒋东永的楹联创作精髓,摄制组特邀无锡著名书法家刘铁平出镜,请他现场挥毫为蒋东永创作的自勉联“独行黑夜中,心在梦还在;同在蓝天下,你行我也行”题写书法。
蒋东永透露,《楹联里的中国》将陆续去往十余座城市拍摄,除了滕王阁等名胜中的楹联,老村古宅里的楹联、百年理发店里的对联、一家酒店的对联菜谱、楹联文化的国际传播等皆是表现对象,以楹联为脉络串起古今中国。据悉,这部纪录片共10集,每集25分钟,将在2020年春节期间播出。 (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