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消防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市消防救援部门结合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向市民普及防火知识。对市民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又该如何逃生,逃生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可能的误区呢?为此,记者也邀请了消防专家进行解读。
湿毛巾是万能的吗?
正确答案:不要试图穿越浓烟
在消防演习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逃生人员用毛巾捂着口鼻从烟雾中逃到屋外。可以说,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也如同常识一般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不过就在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这种逃生办法源于一百年前的美国,因为当时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起火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可以穿越烟雾,而如今的建筑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因此湿毛巾并不能有效保护好被困者。
解答:北塘消防救援大队助理工程师朱辰龙介绍,湿毛巾不能防范有毒气体的说法是正确的,不过在遭遇火灾又没有装备时,穿过浓烟是最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做法。而湿毛巾的作用除了过滤烟气中的颗粒外,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降温:“烟雾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很多火场中出来的人确实发生了中毒,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烫伤甚至致死。”朱辰龙说,湿毛巾的是没有逃生装备的情况下最简易有效的做法,甚至直接拿衣领捂住口鼻也是可行的。朱辰龙也提醒,在遭遇浓烟的情况下,应当寻找其他可行的逃生路径或寻找安全地带等待救援,而不是试图穿越浓烟。
卫生间避险可行吗?
正确答案:若是卫生间内没有窗户更易发生危险
卫生间可以说是一般家庭内水源最多的地方,因此很多人都将卫生间作为发生火灾的避难场所,在不少影视作品中也时常可见被困者通过卫生间坚持到救援赶来的场景。那么卫生间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避难场所吗?
解答:“被困火场时,选择避难的地方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窗户,二是有水源。”朱辰龙介绍,有窗户是为了方便向外求援,也可以让消防救援人员迅速找到被困位置,而水源则可以让被困者坚持更多的时间。朱辰龙说,只要起火点不在门旁边,通过热辐射引燃房门,即使是一般的木门也可以坚持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足够救援人员到场解救了,因此被困者做好防烟措施后要尽可能向外传递信息,让救援人员更快发现自己。同时,卫生间的空间较小,很容易就充满烟气,对于被困者不利,若是卫生间内没有窗户更易发生危险。
应该向着光亮处逃生?
正确答案:可能恰恰是危险的所在
发生火灾时,人们会比较慌乱,着急逃生而误以为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出口,就习惯性地朝着有光的方向跑。但是有光的方向可能恰恰是危险的所在,因为无论在居民楼还是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火场中的电源多半已经被切断或者短路跳闸,有光的地方正是被火焰吞噬的地方。
解答:朱辰龙提到一个有经验的消防救援人员在黑暗中寻找火源的方法,通过水枪“开花”的方式降低一些烟雾的浓度,随后蹲下身子寻找哪里有亮光,因此在火场中向着亮光走反而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跟着别人跑?
正确答案:原路逃生、盲目跟随不可取
人在手足无措间,总会找寻自己熟悉的路径和出口。在火灾中,这种习惯心理常表现为人们只会奔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楼梯疏散,即使那里已挤成一团,堵塞了出口,还是争相夺路不肯离去。同时在惊慌状态中,人极易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
解答:火场内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朱辰龙强调,火场内的形势变化多,这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同时,无论是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或者临时入住的宾馆内都要事先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的数量和方位,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可以迅速选择离自己最近、最方便的路线逃生。此外,在逃生过程中弯腰前行即可,不必为了躲避上方的浓烟而匍匐前进,在公共场合,很可能造成踩踏事件。
遭遇火灾要做什么?
确认火情最重要,随机应变逃生
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火灾,最应该做些什么?朱辰龙讲,不是立即逃生而是确认火情,之后随机应变决定是立即逃生还是等待救援。
朱辰龙向记者展示了一段之前消防救援部门做的住宅火灾实验。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内,纸篓意外起火,大约半分钟后火势变大并向周围蔓延,一分钟后周围的物品开始燃烧,一分半左右火势就变得很大,已经无法进行自救,屋内的温度也迅速上升,屋内的人员会受到生命威胁。大约两分半的时间,火势席卷整个房间,窗户玻璃炸裂,浓烟从屋内冲出。因此火灾一旦发生,真正用于逃生的时间很短。
朱辰龙介绍,发现起火后,尽快确认火情才能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说起火点在楼上,那么就可以走下来。如果起火点在楼下,就要看楼道内的条件能否支撑自己逃生,不能就要做好防烟并等待救援。”
此外,朱辰龙也提到了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发生立体火灾时,“真的碰到那就立刻逃,逃,逃。”朱辰龙说,前两年伦敦就发生了这样一起火灾,造成数十人身亡,多年前上海一公寓同样发生的同样的事故,在这起事故中,一对老夫妻从十楼逃生,而四楼的一户人家躲在厕所内最终不幸身亡。据介绍,立体火灾多发生于高层,呈多点、立体的特点,一旦发生浓烟往往会包裹住整栋楼,危害巨大。
“逃生技巧很重要,但是用不到才是最好的。”朱辰龙提到,近些年消防救援部门一直在努力“去火源、疏通道、强设施、降荷载”,就是希望减少居民家中的危险火源,容易发生意外的可燃物,让逃生通道畅通。作为居民,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多了解一点消防知识,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