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聚焦双11

购物狂欢的你 小心网购陷阱

  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双11来临,花样折扣与优惠吸引众多消费者加入购物狂欢。记者昨日从警方了解得到,网购诈骗进入高发期,市民在尽享“买买买”的同时,要警惕不法分子各类名头的诈骗,提防落入陷阱。

  市民王女士日前在家中接到冒充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王女士购买的一款日用品有质量问题,可以帮助办理退款,并提供给她一个“客服”的QQ号码。王女士添加QQ进行退款操作,对方通过提供收款二维码诱骗王女士改用支付宝“借呗”进行退款操作,随后以帮助免费提高芝麻信用额度为由,谎称公司已将钱打入王女士美团账号,额度提高后只需将公司打来的钱款退还即可。王女士进入美团账户后发现,在个人账户“借钱”栏果然有2.4万多元的账户数字。对方称这个就是公司打来的款项,并提供给她一个退款银行账户。因疏于防范加之对“借钱”这一网贷程序的不理解,王女士将钱提现后分两次打给对方,直至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天猫客服打来的电话,称由于操作失误将她登记为会员,希望帮忙解除。张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提示一步步操作,谁知一通操作后,手机突然显示银行卡内的近2万元被转走。张女士赶紧想找客服询问究竟,可是怎么也联系不上对方,于是报警求助。

  民警指出,“双11”网上优惠活动种类多,一些骗子趁机作案,网购狂欢正是骗子出没频繁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网购诈骗的手法多样而且隐蔽,其中以虚假客服诈骗、中奖诈骗、快递诈骗及退款诈骗等几种类型居多。不法分子冒充官方客服,以支付宝故障交易失败或系统暂时无法使用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进行第二次付款,或到“钓鱼网站”办理,受害人一旦落入陷阱损失不小。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要通过正规平台购物,在接下来等待收取包裹的过程中,也不可掉以轻心。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下载“卖家”发来的不明链接。任何人以卖家或淘宝名义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都应提高警惕。如果得知网购退款或包裹丢失,应当第一时间与平台卖家咨询核实,切不可在第三方网站操作。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