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封来自12345的“投诉信”被转交到蠡园中心小学办公室,“当时还以为是投诉信,结果仔细一看内容才发现是一封感谢信。”学校副校长王敏娟告诉记者,来信人是学校一位四年级家长,感谢心理老师朱宏娟为她辅导。
朱宏娟是学校特聘的心理健康教师,每天她都会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写来“投诉信”的黄女士正是她服务家长中的一位。“当时这位妈妈听完我的家庭教育讲座之后,发现自己教育方式有问题,就联系到我寻求帮助。”朱宏娟说。
从去年10月第一次沟通到现在,朱宏娟为她面对面辅导了不下10次。朱老师告诉记者,黄女士家中有两个孩子,由于教育方式粗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不理想,待人接物显得粗鲁。“原先我辅导作业时讲一遍孩子还不会,心里的火就噌噌往上冒,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动手,而孩子看到我发火会露出畏惧的表情,要么犟着不听、不改,要么索性一副‘随便你’的表情。”黄女士坦言,她深觉打骂没有用却找不到方法,母子关系也大受影响。
黄女士说,经过多次咨询后,她慢慢学会了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理咨询给他们家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儿子的成绩能保持稳定,而是他在生活中进步很大,家庭关系也更和谐了。
正因为变化明显,黄女士特意通过市民热线感谢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才有了那封特殊的“投诉信”。事实上,受惠的不止黄女士一位家长。据了解,一年来朱宏娟跟踪服务的学生和家长有80多位。除了对个别家长的个体辅导,朱宏娟还会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表现开展团体辅导。“比如六年级孩子由于即将进入青春期,普遍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与老师产生隔阂的情况,我们会安排朱老师进行分班团辅。”王敏娟说。通过一次次触及心灵的交流,孩子们也将自己青春期的委屈、困惑一吐为快,很多学生在眼泪中袒露了心声。
(杨涵 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