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许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京师实验小学校长、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北师大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乔锦忠等12人组成的专家团进入新城中学、春阳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第二轮“入校诊断”。专家们被分为多个小组在每个学校“蹲”上两天,通过推门听课、座谈等方式为学校发展“把脉、开方”。近年来,新吴区为达成市民实现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的愿望,做了诸多努力,一大批“名校”拔地而起,在市民朋友圈频频被刷屏。
教育建设大手笔
在新吴区,任意一所学校都能为区域教育代言。地理位置较偏的鸿山实验小学,距离苏州比无锡市中心更近,占地56104平方米的校园,白墙黑瓦中尽显江南气质,其中蕴藏的“智慧”并不输于无锡名校。
鸿山实小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孩子们在课内课外的学习有了很大不同。同样在教室里上语文课《恐龙》,鸿山实验小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堂与常州恐龙园互联互通,孩子们身在教室如同置身于恐龙博物馆,能获取更广博、生动的知识。校长邹学军介绍,学校建设总投入约1.3亿元,其中智慧化设施设备投入约1500万元,用技术让课堂延伸到各地。
三年来,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12%以上,增速居全市各板块之首。全区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约2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25所,泰山路实小、新吴实小、高新区金桥实验学校等一批名校启用,让新吴区的教育名片增色不少。该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全区将继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所,新建幼儿园23所,满足市民的入学需求。
教师成长通道顺畅
2018年,年近50岁的山东省特级教师王桂芹加入了新吴区教师队伍,现担任南星小学校长。王桂芹每次回老家和朋友们谈得最多的就是新吴区的教研氛围。“新吴区的教研氛围、教师的成长激励机制被我夸过无数遍了。这里的老师待遇好,更好的是在政策支持下教师成长通道顺畅,动力十足。”
学校要建好,老师是关键。近三年来,新吴区共招聘了1000多名教师,引进了4位省级特级教师、1位省级名师以及多位高层次骨干。现在,新吴区有省级名师、特级教师14人,各类骨干教师在全区教师的占比达36.3%,已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不仅如此,新吴区的师资队伍迅速充盈并且发展有序、动力充足,这在于其直面生源暴涨的现实把准脉搏,制定、落实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新吴区教育人才“3551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自去年实施以来已经累计发放人才专项资金2030万元。
今年暑期,全区28所中小学启动了中层干部“区管校聘”工作,291名中层干部正式上岗,其中提任120名青年教师走上中层岗位,新提拔的老师中23名是“90后”。
打造名校“朋友圈”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吴区能否打造出一批如同锡师附小、连元街小学那般的名校群?
新吴区这样回应市民关切:去年9月建立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将江南大学、梅村高中、大桥实验学校等全市各级各类名校都拉进自己的“朋友圈”,利用创新的合作机制和多样的交流平台让区域内学校吸收“养分”增强教育的活力。新市民子女占比超过70%的鸿山实验小学借助江南大学教授团队的力量,将物联网技术与国家课程融合开设了《scratch与数学的整合》课程,大学教授为孩子们上课。学校还成立了编程、乐高机器人等一线城市都大热的社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江南大学、武汉大学也是该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外援,帮助新吴区全面统筹规划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打造品牌学校。11月26日,两位专家来到新城中学入校诊断。校长王超在向专家介绍学校特色和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大方展示了学校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专家不时询问,还通过座谈会、推门听课等方式,为学校寻找阻碍发展的症结所在。
烙印上鲜明新吴特色
新吴区不仅要办更多名校,还要烙印上鲜明的新吴特色。这两年来不少学校都在打造特色,让自己的名字“响当当”更受家长认可。旺庄实验小学一直以来秉承“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丰富的课程发展学生素质特长,舞蹈特色的基础上组建了“水上芭蕾”队,在国家级比赛中一战成名。春城实验小学在省级、市级足球比赛中屡获佳绩,不少学生在艰苦的足球训练中健壮了体魄,增强了自信。该校原先为学习伤脑筋的学生小奕就是从足球中找到了自信还获得了“三好学生”。梅村实小的棒球队是全国棒球比赛9连冠,还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友谊使者……
新吴区教育局负责人说,新吴区在优质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实践中,打好引进牌,树好本土牌,培植新品牌,努力打造优质学校群,展现优质多元、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新吴教育发展新格局。
(陈春贤/文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