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医疗资源布局调整优化又有新动作。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江大附院医联体”)在原有基础上扩容升级,医联体成员单位从原本的6家增至13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医联体网格化布局
据了解,今年8月,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制定《无锡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调整现有医联体布局,实施分片区网格化管理。落实文件精神,江大附院医联体成立,江大附院作为医联体龙头医院,与省江原医院、省荣军医院、省太湖疗养院、市骨科医院、市六院、胡埭镇卫生院及蠡园、河埒、荣巷、马山、蠡湖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家单位合作签约。
江大附院医务处处长谢志毅介绍,医联体工作作为医改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已实施多年,今年政府层面制定了详细的医联体建设规划,进行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即根据三级综合医院的区域、位置、辐射范围来明确医联体成员单位,本次江大附院与13家单位的合作,即网格化布局的落地,合理构建出从三级医院到二级医院再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体系,同时还吸纳了护理院、康复院等民营机构进入医联体。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此次省江原医院、省荣军医院、省太湖疗养院、市骨科医院等也加入到医联体中,将有望实现优势互补,畅通医院间双向转诊机制,方便患者就医,减少患者等待、盲目求医,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让老百姓“少跑路”
近年来,江大附院医联体工作稳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胡埭卫生院是该院的医联体单位之一,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当地居民看病不便,于是双方通过医生工作室、远程影像中心等多种方式,先后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专家定期查房指导、手术等方面形成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一系列优势技术和优质服务使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胡埭地区对儿科医生需求较高,于是我们就去开设了儿科专家门诊,每周四在卫生院坐诊。”江大附院儿科马亚萍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几年前门诊开出时,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来看病的人也不多。“后来大家知道有大医院的儿科专家来坐诊,门诊量就多起来了,遇到疑难重症患儿,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江大附院。”在开展诊疗服务的同时,该院儿科专家还带着基层医生申报科研立项,实现市级科研立项零的突破。谢志毅表示,除了已设立的儿科、消化内镜、中医工作室外,下一步还要开设呼吸内科医生工作室,药师服务目前也正在筹备。
作为医联体龙头医院,江大附院将进一步挖掘医院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实现学科建设、技术应用、人才培育、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成果与基层医院共享,同时在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对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支援,促进江大附院医联体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晚报记者 逯恒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