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09版:焦点新闻

无锡市卫生健康系统负责人走进未来媒体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传播健康无锡精彩故事

  昨天,在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6周年之际,由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进未来媒体中心,共话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活动迎来了无锡市卫生健康系统负责人。大家共同见证了报业集团健康融媒事业部的成立,并就推进“健康无锡”建设,展开了热烈交流。

  携手合作讲好“健康无锡”故事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谢寿坤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三个层面协同推进15项重大行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推进“健康无锡”建设,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努力探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无锡模式”。目前正在加快市属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优化,推进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市急救中心、市精卫中心二期病房楼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用;持续推进、滚动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新三名”战略;结合无锡疾病谱变化,探索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防控新模式,以及胃癌、肠癌等重点癌症综合防治。

  在“健康无锡”建设中,离不开媒体的大力支持。通过权威宣传报道,深化全社会对“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解,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识,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素来有良好的合作,未来期待进一步深度合作,共同携手讲好无锡健康故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场,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无锡应有的贡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明洁)

  以高水平医疗技术惠泽百姓

  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陈卫平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市人民医院党政合力、全面发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优势,点燃动力强劲的“红色引擎”,以高水平医疗技术助力“健康无锡”,造福锡城百姓。

  紧紧抓住“精准医疗”这条主线,医院积极引入先进医疗技术,推动医院由临床型向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建立中日医院——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联合诊治中心、王辰院士工作站、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并在精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探索;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际顶尖医院开展技术合作;肺移植年手术量超过百例,居国内第一、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心血管内科、眼科、神经学科等在省内处于一流水平;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惠泽无锡百姓。

  以“党建+”为路径,医院深入贯彻实施新“三名”战略,驱动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引领学科发展。积极构建符合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体系,形成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加强服务人才、凝聚人才的保障,营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氛围。实施“雁阵人才”培养和动态考核,激励人才争先创优,建立人才团队、学术梯队培养机制;利用无锡“太湖人才计划”等政策,引进医院急需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大力开展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人才。(杨明洁)

  中医药要守正创新谋复兴

  无锡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 陆曙

  前不久,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随后我国第一个中医药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昭示着,中医药将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在今年的省名中医评选中,无锡共有10人通过初审,其中无锡中医医院就有7人。今年无锡市中医医院建院65周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已积淀了龙砂医学诊疗方法、黄氏喉科疗法、刘氏骨伤疗法、丁氏痔科疗法和杜氏金针手法5个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龙砂医学、黄氏喉科早在2012就入列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

  为更好地满足锡城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的需求,中医医院今年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合作启动学科联合共建,携手上海、西安等地知名专家团队组建无锡工作室。前不久,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全球倡议,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在匈牙利承办了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无锡市中医医院还与欧洲彼得夫医院开启了传统医学领域全面合作大门。希望未来媒体中心可以以人民大众普遍接受的传播途径,提供权威、公信、科学的正向引导与传播,让市民获得触手可及的健康信息。(张纪红)

  百年老院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使命

  无锡市二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副院长

  无锡市五院党委书记、院长

  鲁晓杰

  无锡二院是一所拥有111年历史的百年老院,回顾历史提醒我们,不忘无锡医疗发展的初心,不忘多年为无锡百姓健康服务的初心。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使命。”通过在学科建设、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不断提升,百年老院如今诠释着医者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医院在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做了诸多工作,牵头胸痛中心无锡模式建设,建成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等,在眼五官科疾病、皮肤美容、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诊疗中独具特色和优势。最近,无锡二院还承办了2019年全国神经内镜学术年会和第五届太湖微创泌尿外科论坛两场国家级大型会议,现场演示的微创手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用最新的5G技术向全国直播,在业界产生强烈反响。如今,二院正积极融入长三角医疗圈,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中山医院的专家与二院通过5G网络进行远程会诊,为无锡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无锡二院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也得益于报业集团对我们的关注和宣传。”今后,医院将展现更多的先进技术、学科建设成果,为推进“健康无锡”建设承担作为百年老院的新使命、新责任,希望得到媒体的更多支持。由无锡二院和无锡五院组成的普仁医疗集团,在集团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媒体的鼓与呼,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共谋发展。(逯恒贞)

  “二次创业”为妇儿健康保驾护航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 邱东民

  妇女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将以市属医院布局调整优化和该院迁址扩建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实现“国内知名、省内领先”妇幼保健院的新突破。

  2018年该院妇产科学列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第83位,列全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妇产科学第2位。在“二次创业”中,新妇幼建设将推动妇产科主业往深里走,医疗供给往宽里走;继续保持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等专科在无锡市属医院的特色优势,保持妇幼卫生工作省内领先水平;积极研究未来新院区周边市民群众内、外、儿科等诊疗需求,着力打造“大专科、小综合”的现代化智慧型妇幼保健院。

  围绕这一目标,医院将在高危孕产妇的救治、早产儿的救治、肿瘤的早诊早治及心理、营养、舒适医疗、康复等方面有新作为,打造无痛医院;注重以产科、妇科为圆心,发展支撑学科,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形成新学科,优化强势学科支撑体系;加强与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深度协作,加强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与管理;建立以人群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借助两癌筛查公益项目,深化妇女保健健康理念,让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队伍;坚持以精细管理抓精英团队、精湛技能、精良装备、精益服务,做强专科、深耕专项、钻研专病、培育专家的“五精四专”理念,推进实施新“三名”战略。(卫文)

  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

  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周小金

  江大附院作为无锡市的首所大学直属附院,既是一份重大责任,更是一次全新机遇,这意味着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能看病,看好病,更要做好优秀医学人才培育、医学科研和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

  不久前,江大附院召开了首届党代会,描绘了新医院蓝图——把医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围绕这一愿景,医院将在全新的医教研协同新模式助推下,着力聚焦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与无锡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人才建设、科教创新为支撑,以科研转化为动力,以肿瘤、烧创伤、消化等学科为引领,全力打造领先、优势、特色、培植等各层次专(学)科群;依托江南大学的院校科研实力和学术研究底蕴,医院将对标全省第一方阵,以建设“重点疾病生物资源样本库”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大力提升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加快医学科研项目转化和产业孵化,推动无锡医学研究和转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卫文)

  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身心健康服务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薛美华

  无锡市精卫中心和市同仁康复医院瞄准市民群众的康复需求,认真做好心理康复、躯体康复两篇文章,重点抓好一个项目、推进三项建设。

  首先是抓好精神科病房楼二期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6亿元,合计新建总建筑面积8.749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总床位1500张。医院以此为契机,正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诊环境,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医院重点抓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康复两支应急救援团队在省内外应急心理干预工作和康复医疗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团队,开展儿童、青少年、成人到老年的全龄段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打造一支心理健康讲师队伍,为市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公益性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人的康复包括躯体康复和心理康复两方面,医院着力打造一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和一流精准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健康服务。推进全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医院走进未成年人、老年人、全市各社区、各行业团体,提升市民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希望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与市精卫中心、市同仁康复医院加强深度合作,提升市民心理、精神健康水平,助力“健康无锡”建设。(逯恒贞)

  发挥融媒优势,

  期待更多行业内好声音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 张文伟

  本次走进未来媒体中心活动,围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等话题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为锡城百姓服务的责任担当。对于报业集团融媒建设,张文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始终坚持用户至上。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离不开用户的参与,卫生健康委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与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体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真正实现媒体与用户需求的大融合。

  二是要共同落实民生优先。卫生健康系统要进一步加大与报业集团合作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强研究策划,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和宣传素材,切实借势而为,努力为锡城百姓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报业集团可凭借自身优势,围绕百姓健康生活所需所想,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产品,努力提升锡城百姓对健康生活需求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要切实发挥融合作用。希望报业集团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创新话语表达,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多样载体、多维视角,通过精细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新闻产品,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同时,将大数据最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新闻数据采集和分发过程中,及时为市卫生健康委反馈老百姓关注、关心的健康生活话题和需求,以便双方共同更好地服务锡城百姓,为“健康无锡”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逯恒贞)

  疾病谱变化

  呼唤防控新模式

  无锡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陆兵

  近年来无锡市的人均预期寿命呈逐渐上升趋势,2018年已达到82.78岁。重大慢病早死率2018年下降到9.25%,表明我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比如因恶性肿瘤死亡的超过30%,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例不足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去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成为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头号公共卫生问题。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市死亡总数的83.12%,其中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居民死因前5位。

  为了实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我市推出了全市区域居民恶性肿瘤筛查干预治疗的无锡方案,逐步开展早期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等筛查项目,并通过筛查项目的实施,提高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率。目前全市管理高血压病患者59.61万,糖尿病患者18.51万,糖尿病、高血压规范管理率均达70%以上,位居全省领先地位。从2018年12月起,老年人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纳入无锡市地方免疫规划,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防病效果初步显现,2019年1-11月学校水痘疫情同比下降44.74%。但是,我市老年人打肺炎疫苗的比率只有15%,这说明疾病预防的理念还未真正深入人心。

  未来疾控中心将依托健康融媒事业部,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张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