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近19万亩耕地“休年假”

冬藏补力,无锡今年秋播全面试行休耕轮作

  眼下无锡秋收已结束,不过锡山区太湖水稻示范园内的耕地并没像往年一样种上小麦,而是种上了紫云英(红花草)、油菜等作物。该示范园生产管理部部长蒋珑告诉记者,这些绿色植物是绿肥,种下去可以帮助土壤缓解“疲劳”。自2017年无锡试点休耕轮作以来,不少农田都开始“休年假”了。而从今年秋播起,整个无锡市将全面试行休耕轮作,给土地以喘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升耕地质量和地力。

  高效发展农业,无锡耕地“带薪休假”

  无锡是典型的稻麦两熟制种植区,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左右。水稻和小麦种植茬口紧,仅为15-20天,这样高强度的种植让土地十分疲惫。这使得我市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让土地休个年假,喘口气放松下!” 说起轮作休耕的好处,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吴军如数家珍:轮作休耕既可以让紧张、疲惫的耕地休养生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生态建设;也可以提高耕地的地力,安排好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茬口,有利于种植优质稻米,最终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

  “现在空着,过段时间计划翻耕晒垡下,种好粮食没有好的土地怎行?”昨天,惠山区永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强永明说。他是惠山区都市农业园区种植大户,往年这个节点很忙,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他表示,以前每年都采用一季稻一季麦种植方式, 收麦种稻、收稻种麦交替进行,一茬接着一茬,种植户很忙。年年土地没有得到“休息”,耕作层变浅、地力下降等问题很快找上门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引导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创新理念。

  “往年这个时候那是真的忙,干啥呢,忙着种植小麦”,强师傅介绍道,自去年开始休耕后,虽然少种了一茬麦子,但长远看并没有亏,人和土地都得到了休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休耕后土质疏松了、化肥不要施了、稻秧也可以早插半个月,稻熟后,新米抢先上市半个月呢。另外,亩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从原来的亩产1100斤左右增加到了1200斤左右,一共承包530亩,算下来总收益还是可观的。他开心地表示,他种植的“南粳46号”大米去年还获得了省好大米金奖,这离不开轮作休耕,与改善了土壤结构、种地养地结合不无关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种出优质稻米需要很长的茬口。换句话说,要给水稻足够的生长时间。休耕轮作后,可以腾出充足的时间来安排水稻的生产。据了解,优质稻米的生育期是比较长的,普通稻米的生育期为155天,而优质稻米像南粳系列稻米其生育期要达到170天左右。“也就是说,要想种出好大米,水稻在田里要多待15天!”吴军告诉记者,若是按水稻秋收后种小麦的茬口安排,很难把这个“黄金时间”留出来,一旦夏收、秋收时碰到阴雨天,茬口就更紧,不仅种不出优质稻米,连小麦可能也种不好。

  耕地“休年假”期间,改种绿肥或深耕晒垡能有效提高地力。在稻麦两熟种植地区实行小麦一季休耕,可以直接减少小麦季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投入,每年每亩平均可减施纯氮15公斤、磷钾肥10公斤、农药200克左右。与稻麦两熟种植相比,实行小麦一季休耕,每年每亩耕地可减少化学品投入50%左右,还缓解了小麦秸秆禁烧的压力。总体来说,休耕是一件多方得益的好事。

  轮作休耕计划三年轮一遍

  “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 太湖水稻示范园生产管理部部长蒋珑告诉记者,今年是该示范园第二年实行轮作,一下子把2000余亩田地全部纳入了轮作计划。改用种植红花草、油菜等替代一季小麦种植,就是为“养地”。 蒋珑表示,简单讲,轮作一定从程度上是“保稻米‘牺牲’了小麦”,但这种“牺牲”在他看来是值得的。粮食种植大户们已经算了一笔账,以前,小麦晚播种一天,一亩田播下去的小麦种子就要多增加一斤,因为播种得越晚天气越冷出苗率越低,还会导致产量下降。再加上现在的人工成本、种植成本、肥料成本林林总总加起来年底一核算,种植效益低,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据悉,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启动轮作休耕试点后,江苏省积极响应,自主开展省级试点,探索符合省情的轮作休耕技术模式和补贴机制。3年多来,无锡轮作休耕试点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1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8.85万亩以上。

  据介绍,2017年秋播开始,无锡首次在宜兴试点1万亩休耕轮作,去年秋播时轮作休耕面积超过了4万亩,今年起无锡全面试行休耕轮作。按照政府引导、自愿实施的原则,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 轮作休耕面积为稻麦轮作区夏收小麦面积的1/3左右(以2018年为基准)。“也就是说,三年要轮一遍。”据统计,2018年无锡全市种了59万亩小麦,根据2018年夏熟小麦面积1/3左右测算,结合种植户的休耕意愿,无锡今年的休耕面积预计可达18.85万亩以上。其中宜兴为12万多亩,江阴4万多亩,城区2万亩左右。城区主要集中在锡山区,惠山、新吴、滨湖以及经开区。在业内人士看来,前几年都是“小打小闹”,而今年休耕面积的大幅提升,对全市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起到很大的推动。

  宜兴杨巷镇邬泉村书记曹国群表示,水稻收割之后进行轮作休耕,大大提升了后茬大米的食味值和土壤的营养值。蒋珑表示,去年,无锡太湖水稻示范园500亩轮作中,其中有400亩油菜另外搭配上100亩左右的紫云英,今年的搭配则是1800亩左右油菜加近200亩红花草,既有经济价值还有观赏价值,其中紫云英也就是俗称红花草,种植户直接把它当作绿肥使用,而有一部分油菜也可以直接还田,增加土地肥力还减少了化肥使用。

  农田“歇歇脚”同时兼顾种植户利益

  不种小麦农民的收成不就少了么?吴军表示,政府综合考虑种植小麦收益及休耕轮作额外增加成本,我市在省财政每亩补助100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对市辖区每亩补助100元,江阴、宜兴在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以奖代补。对于2019年秋播轮作休耕,分别给予200万元、800万元的奖补资金。各市(县)区在省、市补贴资金基础上,再补贴部分资金,确保农民收益。

  不过种植户心里都有着自己的一本账,年景差种小麦不如直接拿补贴合算,但碰上今年夏收的好年景拿补贴就不合算了。“去年没有种,直接有政府补贴拿,其实已经赚到了!”种植大户强师傅告诉记者,去年小麦的病虫害比较多,防治不到位种出来甚至可能亏本,因此好多种植户情愿休耕不种小麦,每亩地有300元保底。不过,一些种植户看到今年夏收小麦收成好,种小麦又挣钱了,就不想休耕拿补贴了。业内人士分析说,2019年夏熟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均比去年增加,农户的休耕意愿可能会下降。不过,今后,水稻“优质优价”、卖谷不如卖米将越发明显,种植优质稻米将是水稻种植的大方向。轮作休耕给广大农户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基本保障。

  (晚报记者 袁晓岚 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