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乐龄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

八旬退休教师十年如一日关爱学生成长

  84岁的费健英是新安花苑第一社区校外辅导站的数学老师,自校外辅导站成立,她就义务为辅导站里的小朋友授课。如今校外辅导站已走过十个年头,她教的学生也超过了800名。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费老师都会在校外辅导站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检查作业……

  义务为孩子授课,至今已坚持十年

  费健英出生于1936年4月,1956年工作后做过一段时间会计,后转行当了小学数学老师,直到1991年退休。“那时候农村的老师就是‘多面手’,虽说是数学老师,其实语文、数学、体育等等什么都要教。”回忆起工作生涯,费健英满是感慨。

  1991年7月费老师退休后,在农村过了一段打打门球、种种菜的悠闲生活,直到老房子拆迁。2008年费健英搬入新安花苑一区。2009年得知社区组建了一个校外辅导平台时,她立即报名成为了辅导站的志愿者。十年来,费老师义务为到辅导站的小朋友授课,平日里每周一次,寒暑假十天一次,除了特殊情况从未缺席。

  2013年1月,费老师过马路时遭遇车祸,只能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辅导站辅导功课的任务就落在了费老师的学生、辅导站的另一位老师王老师身上。但她怕自己一直不去会增加王老师的负担,又怕耽误校外辅导站里孩子们的学习,在稍微能走动后,买了一根拐杖拄着去给孩子们上课。

  孩子和家长看到前来上课的费老师,十分感动。社区工作人员也劝她多休息,她却说:“家住得不远,坚持坚持还是可以的,我要在量力而行的奉献中享受晚年生活的快乐。”

  在费老师的书桌上,记者看到她将这些年来的备课资料整齐叠放在一起。费健英介绍,自己在辅导班主要辅导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孩子的功课,两年一轮,从2009年算起,现在正在教第六期孩子。十年来,她累计教过的学生超过了800人。

  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关心学生

  “受之有愧”,这是费老师收到学生、家长等称赞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虽然退休了,但能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我心甘情愿”。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费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贪玩的孩子也因为费老师的耐心指导收了心,变得乖巧听话。

  费老师回忆,曾教过一个跟着父母从外地来无锡安家的孩子,孩子成绩一直不太好。一次孩子发烧了,她去家访帮他补课,还特地买了牛奶和一盒包装精美的曲奇饼干。“我回家时,那孩子就从被子里伸出一只手挥着说‘老师再见’。其实孩子都知道感恩的,现在他已考上大学了。他的父母一直说来到新安很开心,不仅生活安稳了,孩子在学校里有老师教,在校外也有社区老师教,非常放心。”

  还有一位住在一社区的学生,父母因为工作关系经常留其一人在家,费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去按响她家的门铃,带她一起去辅导站上课,在课后费老师也会送其回家,保障其安全。除此以外,平时费老师还会定期到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家中走访,了解情况,有具体生活困难的,她也会主动关爱帮助。有位学生是渔民子弟,父母离异,家庭情况困难,费老师在了解情况后,每逢节日都会主动上门看望,自掏腰包送上慰问品或是新衣服。上学期期末,学校老师给这位学生的评价是“脚踏实地、品学兼优”。

  不忘初心,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辅导站的单亲儿童,也是费老师特别关注的对象。今年7月, 费健英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后,拿到了1000元奖金,她将奖金分送社区中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上初中了,学习上我帮不上忙了,就在生活上帮一下吧。其实本来不想告诉别人的,结果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告诉了社区书记,说很感谢我,不能埋没我的情意。”

  如此善举不胜枚举,费老师始终积极践行着“五老”志愿精神,关爱着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1955年入党开始,费老师始终不忘初心,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除了每月坚持参加党内组织的活动外,还积极协助党小组长开展好组内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她所在的党小组内有一名91岁高龄党员。每逢重大节日,她都会和党小组长一起去看望这位高龄党员,并送上节日物品,让老人感受到了来自小组和其他党员的温暖与祝福。“所以我们党小组基本年年是先进党小组。而且拿了先进党小组之后的奖励还会用在大家身上。” (晚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