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本月起实施。为何要出台管理办法?新规相比以往有哪些变化?对举办和参与大型活动的人有哪些要求?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背景
大型活动日均2.1场次
近年来,随着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论坛会议、展览展销、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频繁举办,在友好往来、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经济合作和展示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7年以来无锡公安机关累计开展大型活动安全监督管理598项1919场次,日均达2.1场次,累计参与群众达1094.4万余人次,组织协调各类安保力量22.3万余人次。今年以来,大型活动已开展217项682场次。
“全国性的安全管理条例发布于12年前,对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参与过不少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巡特警支队民警藏柳青说,无锡地区大型活动种类丰富,规模增大,已逐步出现了条例规定之外的新型大型群众性活动。而且当前全国在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各地致力于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为适应时代发展,《办法》的制定出台十分必要。
范围
美食节、交流会等
纳入公共安全管理视线
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活动。《办法》根据无锡举办活动的实际情况,对活动类别进行了细化,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活动中,增加了销售商交流会、美食节、撞钟祈福等活动分类。同时,考虑到社会公共安全,将群众自发聚集的迎新春、觐香祈福等传统民俗活动和规模性商场促销等活动也纳入公共安全管理视线。
除了公安部门之外,《办法》明确了教育、民宗、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文广旅游、卫生健康、应急、市场监管、体育、信访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
活动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办法》要求,活动承办者应提前请专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出具相关报告,在安全力量、安全设备、安全容量、场地环境、票证管理、临建设施、交通组织、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很多大型活动现场会有饮料点心等,对于提供食品的单位,承办方要进行资质审查。对活动场所管理者,要求保障监控设备和消防设施以及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监控设备应当覆盖活动现场以及周边重点部位、重要设施,活动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0天。警方指出,这么做一方面是督促场馆加强设施配备,一方面利于安全管理。同时现在很多活动会聘请保安公司人员,《办法》要求安全工作人员熟知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熟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能,不能到了现场一问三不知。
“《办法》对参与活动各方的安全职责进行了细化,参加活动的市民也要遵守规定”,比如不能携带危险物质,不能携带冷烟火、激光笔、扩音器等禁限带物品,不能投掷杂物、起哄、推搡、拥挤等。
监管
安全通道宽度不小于3.5米
这次的《办法》中列出了大型活动安全监管标准,细致到对安全通道宽度都作出了规定。在体育场馆、公共广场等场所举办大型演出活动,需要临时摆放座席的,场地席每人所占单位面积不得小于0.75平方米,前后排座椅间距离不少于0.6米。每场人数在5000人以下的,安全通道宽度不得小于3.5米;每场人数在5000人以上、1.5万人以下的,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3.5米;每场人数在1.5万人以上的,主通道宽度不得小于8米,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在封闭场馆内举办的展览、展销、招聘会等活动,安全通道宽度也有同样要求,热点展台展位还要适当增加通道的宽度。
据介绍,这些规定主要是便于承办方参照执行,也便于相关部门在活动举行前进行检查把关。活动现场聘请保安人员的,室内活动一般不少于每场参加人数的1%,室外活动一般不少于参加人数的2%。“各方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大型活动才能举办得安全成功,市民才能参加得开心放心”,民警说。 (晚报记者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