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石易)2日上午,是惠山法院为卡里金属涂装厂(化名)25名工人集中发放案款的日子,很快工资款12万余元分发到位,虽然寒风凛冽,但现场工人们拿到拖欠已久的工资款时,都露出了笑容。
现场排队领款、核对身份信息、核对数额、签字确认等工作有序开展。领到了被长期拖欠的工资,农民工们数着钱,难掩喜悦之情。“这些工资虽不多,但都是辛苦挣来的,感谢法院为大家要回了血汗钱。”张林(化名)等25人均为惠山区卡里金属涂装厂的工人,且大多数为来锡外来务工人员。涂装厂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拖欠工人工资迟迟没有支付。为此,去年,7名工人向惠山法院提起诉讼,18名工人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在判决和仲裁生效后,涂装厂仍未支付工人工资。今年6月起,25名工人陆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及时对涂装厂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查控,并前往工厂经营地查找财产线索,核实财产情况,对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查封、扣押。但经过调查,被执行人账户上没有存款;承办法官同时了解到,工厂原承包经营人杨俊(化名)因无力继续经营,已将涂装厂转包给张山(化名),找到张山时他却认为遗留的债务问题与自己无关,不愿配合执行。
综合考虑案情后,承办法官决定加大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力度。在法官多次与杨俊恳谈后发现被执行人还有一笔10万元的应收款迟迟无法收回。了解到这一线索后,承办法官立即来到应付款单位核实欠款情况,释法明理,并送达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一周后,该应付款单位将10万元打到法院账户。另一方面,承办法官再次找张山谈话,向其进行法律释明,告知其不配合执行的法律后果。经过法官多次做工作,同时考虑到工厂今后的生产经营,张山表示愿意先替杨俊垫付2万余元执行款,之后自行协商处理。在张山将2万余元现金交至法院后,承办法官迅速组织了执行款发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