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友谊北路316号,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的家用烘焙器具样品室里,一位帅小伙做演示:穿上白色烘焙服,走到案板前,洒下面粉,娴熟揉面,然后拿出模具,准备装入烘焙。
帅小伙是面包教学老师,还是烘焙师傅?都不是。他是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瑞荣的公子张志豪,目前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行销总监。
跟众多在无锡的台湾青年一样,张志豪继承了父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以国际化的视野和锐意进取的劲头,不拘一格创新,继续开拓商业“版图”。
引着父亲创新
张志豪1983年7月出生,现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2018年8月,父亲张瑞荣通知张志豪:男儿志在四方,无锡这边市场更大,带妻子和孩子到无锡“扎根”吧。
按父亲的“调令”,张志豪携妻儿来到无锡,安心在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工作。早在读高中时,他听父亲说无锡是座美丽的城市,就很向往。2006-2010年,他曾轮调在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工作了4年。如今,他再来无锡,更觉无锡很好:台办、台协都很支持台企发展,工作人员很热心帮忙;很多观光景点,适合工作之余带孩子去游玩,无锡的特色餐厅美食遍布,台湾美食也很多。
张志豪很孝顺。2002年冬,他还在加拿大攻读语言学校,还计划学习企业管理等专业。一天晚上,父亲张瑞荣打电话跟他说,心脏承受不住了,给他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要不要回来继承家业。想到父亲的身体要紧,张志豪便中断学业,到公司报到上班,从仓库员做起,到做业务员、课长、经理、行销总监等,“父亲希望我从基层做起,体验每个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
作为年轻人,在创新上,张志豪免不了与父亲张瑞荣产生分歧。2012年在做营销过程中,张志豪发现了家用市场的庞大商机: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很多人开始在家自己烘烤食品。经提议,2013年,“三能”专为烘焙DIY爱好者量身打造屋诺UNOPAN家用品牌。区别于“三能”的工业用途,屋诺UNOPAN家用品牌的整体调性在于亲切、活泼、接地气,视觉呈现则是缤纷多彩的。父亲张瑞荣要沿用“三能”品牌的设计。
张志豪并没有直接说服父亲,找公司员工做了一次投票选择,并请父亲一起参加,结果大多数员工选择了“屋诺UNOPAN”的新设计。对此,父亲张瑞荣接受了。如今,“屋诺UNOPAN”深受烘焙爱好者欢迎,业绩逐年递增。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张志豪说,在企业创新项目上,他会默默做,做到一定程度,先跟客户合作,客户满意了,会跟父亲张瑞荣说“你儿子做得不错”,这样父亲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
对于儿子,张瑞荣表示,这几年,企业的发展有了一些新思维,产品开发和销售有很大的不同。对此,他是支持的,只要成功就是好事。当然,他也会提醒:有没有什么不对的,要反思。
带着员工创新
做行销多年,张志豪跑了26个国家,特别留意欧洲的百年企业怎么传承。由此,他注意到公司在有的方面还处于“土法炼钢”的状况,必须创新突破。
2015年一次外出,张志豪在一本杂志上看到“XX汽车在什么情况下会倒闭?”于是,他也开始自问:“三能”在什么情况下会倒闭?随后,他把这个问题发到公司群组里,请大家一起反思。一时间,高管们很惊愕:怎么问出这么倒霉的话?张志豪继续推想:“如果一种生产材料被禁止,怎么办?如果不粘涂层不能用,又怎么办?”
这样的危机意识,带来了“三能”的转型与创新:品牌国际化、制造服务化、业务专业化、产品精品化、订制量产化、产业结盟化。
“三能”已是亚洲品牌,品牌要进一步国际化。张志豪认为要向国外大企业学习。“三能”的产品包装,以前只有中文,外销时国外顾客看不懂。张志豪提出了中英文结合的改进。
“三能”的产品宣传介绍,以前只是摆设器具。张志豪提出拍摄短片,还专门请了2位德国人来扮演:“父亲节”时,儿子口里衔着一根“烟”,引发父亲误会,“烟”其实是一根蛋卷。由此,自然引出“三能”器具展示。
“请德国人拍短片,也是为了国际化。”张志豪说,产品要在国外销售,也要让外国人形象化地认识、接受。
在制造服务化的转型上,张志豪考虑的是:企业制造产品外,还能做什么服务?产品怎么解决客户的痛点?在此思路下,“三能”朝服务业的方向转型。如今,“三能”一些器具产品包装上,印有二维码,顾客手机扫描后,可以看到做面包的配料,这解决了用户不会配料的难题,增加了产品的服务性。
长期以来,“三能”是以产品“售价低、销量高”来获取利润。张志豪发现,走精品化路线,也能实现高品质、高毛利、高利润。2018年,“三能”推出了全新品牌“SANNENG PREMIUM”。其中,一把刀的单价因质量提高加上抗菌功能而升了好多倍。“三能”还提倡“每个主厨都需要有自己的一把刀”,并且将师傅或客户的名字、座右铭、LOGO等刻在刀具上。这为一把简单的刀具增加了很多附加值。
谈起对员工的态度,张志豪一直希望建立学习型团队。11月23日,他还亲自带领公司经理级主管去苏州面包研修社学习制作面包。
“面包分很多种,如果连面包都不熟悉,怎么做器具研发?”张志豪说,研发团队要跟销售紧密结合,只有了解市场,了解顾客痛点,才能研发出好的产品。
由于找到了客户痛点,“三能”开发出的新品销售势头非常猛,去年新品销售额398万元,今年就上升到了1700万元。
跟着伙伴创新
2019年8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在这次大赛中,“三能”作为烘焙项目组的唯一赞助商,在2万多观众面前精彩亮相。大赛选手们获得了比赛用具:“三能”烤盘、冷却盘、台车、面粉桶等。
此次大赛主办方将餐饮项目的唯一一个展位提供给“三能”用于品牌宣传,同时通过比赛与各国裁判教练沟通,将“三能”品牌信息传递给他们,以争取未来的合作机会。
“三能”如何赢得这个机会?张志豪说,“三能”与多所学校展开合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烘焙工具。苏州王森西式餐饮学校有2位选手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该校介绍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经理来“三能”参访。“三能”由此受邀参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通过参赛,“三能”方面通过近距离的观察选手制作作品,思考如何能再提升“三能”品质,并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设计产品。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三能”将争取赞助赛事。
“产业结盟化,改变了‘三能’以前的单打独斗。”张志豪说,通过与各产业互相合作,借力使力、结合各自的强项,发挥出最大效益,不但提升彼此的曝光度,也能尽到一份社会责任。
今年1月,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与苏州面包研修社签署战略合作,将面包技术与器具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到目前,“三能”与面包研修社多次合作定制款模具。面包研修社的世界级冠军、专业面包导师,传递给“三能”真正的市场需求,让“三能”的模具焕发新的生命。
今年以来,“三能”跟着多个协会,在大陆已办了80多场活动,推广了品牌,提升了影响力,促进了生产和销售。
(晚报记者 祝建新/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