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四川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以“心理咨询”为名,非法办学、招收问题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并对学生进行折磨、虐待等。这一情况是否属实呢?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探访。
老生:折磨新生是一种快乐
成都“嘉年华”是一个绝对封闭且等级森严的地方。层级结构从下往上是:新生、老生、骨干、教导员、心理老师、校长。
每天早晨5点半,学员需要绕180米的操场跑步,早上40圈,晚上20圈。如果没有完成,将会受到严厉惩罚。最普遍的惩戒措施是“加体能”——蛙跳、下蹲、高抬腿、展腹跳、俯卧撑各50个,250个为一组。一旦犯错,就要加两组。
因为不服管教,3天时间里,学员岱歌被罚做68000个体能,其中包括2万个下蹲。有一次做到凌晨3点,她吃力地爬到上铺睡觉,突然两腿一麻,差点仰面摔到地上。
新生要绝对服从老生。上厕所、夹菜、喝水都要报告。任何一个老生,都可以给新生“加体能”,一个老生对记者说,“我就是被折磨过来的,所以我喜欢折磨别人。”
老生小进告诉记者,“学员岱歌刚来时情绪特别大,她一哭,就给她加体能。我当时想,让她吃点苦,她就会珍惜以后在外面的生活。惩罚她,是想帮助她早点出去。”
待了一年六个月的秦萧,是这里的“骨干”。他向记者回忆,老生殴打新生是被默许的,如果不这样做,老生就会受到教官的惩罚。“折磨新生不会觉得愧疚,是一种快乐。”
24小时驻守营内的教官,位于权力的上游,讨好他们,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生存法则。在这里,所有人都争着给教官挤牙膏、洗衣服内裤、倒洗脚水、按摩。
教官:每周开会强调不能对学生动手
上述说法,“嘉年华”的一名教官均予以否认。他对记者称,这里不存在虐待学生。“我们每周开会,都强调不能对学生动手。”
记者找到了位于成都市郫都区郊外的这家机构。记者到达时,门口的门牌已被摘下,走进办公室,里面的办公桌、椅堆成了一团,一个传真机旁还留下了一张“已停业”的打印纸。
郫都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斌说:“我们在7月份接到嘉年华虚假宣传的举报,然后到现场核查,就对它进行了责令改正,要求它在1个月以内进行整改。在11月份后期再进一步搜集调查,教育局也认定它是非法从事教育经营活动,我们现在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68条的要求,启动了吊销营业执照的工作程序。”李斌告诉记者,该机构注册登记的是“健身服务和心理咨询”,但实际做的业务主要是体能训练。
郫都区教育局副局长陈鹏飞说:“我们当场发现它学员有很多属于未成年人,以涉嫌妨碍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条,当场勒令它关停。”
目前,当地市场监管局已启动了吊销该机构营业执照的工作程序,教育部门也责令其清退了所有学员,停止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旗号:拯救孩子、矫正问题少年
此前有报道称,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打着“拯救孩子、拯救家庭、矫正问题少年”的旗号,非法办学。一位举报人表示,这家机构采用极限体罚进行“暴力矫正”,常常使用殴打、侮辱方式,给学员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甚至还有学员举报这里存在虐待、非法拘禁等行为。
记者在网上查询时发现,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拥有两个营业执照,分别是“成都嘉年华健身服务有限公司”和“郫都区嘉年华心理咨询服务部”,公司经营范围为休闲健身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健身器材销售,不包括“心理治疗服务”。
这家机构已经停业接受处理,那么,其内部是否存在极限体罚、暴力矫正等可能涉嫌人身伤害的行为呢?对此,成都市郫都区公安分局表示,他们正在调查取证中。
郫都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中队长鄢勇说:“公安机关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针对这里的学员进行调查,现在是大规模地进行回访调查取证,看是否存在相应的情况。经过大量取证以后,然后再来会商进行法律评价,看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记者查看了这家机构学员的宿舍教室等场所,只发现了心理咨询、体能训练等内容,并没有发现文化课等内容的安排。在其中一间宿舍的墙上,张贴有“营员守则”,记者发现,里面只规定了受处罚的行为,并没有明确接受处罚的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告诉记者,目前,没有社会机构有足够的资源容纳问题少年、网瘾少年。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很难管教,因此家长宁愿送他们到有风险的机构。但此类机构一定要法治化、规范化,这些机构的准入及硬件师资等应当严格审查,否则极易出现管教方面的严重后果,非常危险。(央视)